一、特定的功用目的及其相应的格式
秦汉瓦当一般为圆形,文字内容多为祝辞,寓驱邪祝福之意,也有的是宫殿、官署名称等,以此标明该建筑的性质或其所属。字的结体的变化,是在外形的圆框和正中的圆心的约束下加以变形的。与此相类似的道理在某些古钱币和铜镜铭文书法中也有所表现。这是造成其独特的瓦当文、钱币文、铜镜文书法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如明代陈献章,以自制“茅龙笔”作书,因这种笔以茅草丝做成,笔性与兔毫、羊毫均不一样,写出的线条多粗糙感,但枯笔处尤显空灵,这是其独特书风的重要成因之一。再如殷商甲骨文,因是用利器刻划在牛骨或龟甲之上的,因甲骨质地坚硬,刻划线条不易圆转,故甲骨文的线条多直折、挺硬,即使本应圆转的笔画,也以数笔短直线相接而成。因此可以说,甲骨文的风格的形成,工具材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绍基以他自创的回腕法作书,行中并加以振颇,这是其独具个性特色的点画形态的来源。又如苏东坡戏讥黄庭坚书如“树梢挂蛇”,而黄庭坚则反笑其书如“石压蛤蟆”,这两种风格形象,皆着眼于对方书法的体势及其用笔特点而言。
四、个性气质与审美趣尚
书法史上的诸多大家,如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苏东坡、米帝、徐渭、董其昌等人,其各自的书法风格与其各自的个性气质、学识修养以及审美趣尚是十分一致的。这在正文中将作详尽的论述。
以上将书法风格赖以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归纳为四点,但其各方面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常常相辅相成地表现在同一件书法作品中,往往以两个方面、三个方面或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产生某种风格形态。而一个时代的书法风格,即书法的时代风格,则是以许多个个性的书法风格所显示出的共性倾向为依据而形成的。
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等产生出该时代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审美风尚,这样的审美风尚作用于各个艺术门类,从而产生出该时代的总的艺术风格倾向,即流行风尚。而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艺术门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代的艺术风格。这种反映既具有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又表现出这一时代艺术风格的一般性。
同样道理,这一时代的书法作品,既反映了作者的个性风格(即独特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体现着这一时代书法风格的共性特征(即一般性)。前人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即是以最简括的词语道出了这三个时代书法的基本时代风格倾向。有时,一两位著名书家的书法风格及其审美观念、艺术表现手法等也可因其影响之广大而酿成一代书风。
此外,在一定的区域里,往往又表现出一定的地方风格。这就是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于书家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由于人们所共有的审美趣尚,或者因为某个权威人物的褒扬提倡,以至众相仿效。或者因为某种社会功用目的、特定的工具材料诸方面的条件,由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书风,在书家及其作品的各自个性风格之上又呈现出这一区域的书法所共有的地方风格特征。如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晋国、秦国、齐国、吴国、越国、中山国等,在这些诸侯国各自的区域内,其书法风格表现出互不相同的地方特点,这无论从刻铸铭文还是手写体墨迹中都明显地存在。又如南北朝时代,南方书法与北方书法由于在笔势与笔法的师承源流上、在气质特点以及格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书法风格上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