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变大德时期的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富有弹性。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在书坛的主流位置,直到赵孟頫出现后,楷书才得以复兴和延。这是赵氏在书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640.webp (85)
640.webp (86)
640.webp (87)
640.webp (88)
640.webp (89)
640.webp (90)
640.webp (91)
640.webp (92)
640.webp (93)
640.webp (94)
640.webp (95)
640.webp (96)
640.webp (97)
640.webp (98)
640.webp (99)
640.webp (100)
640.webp (6)
640.webp (7)
640.webp (8)
640.webp (9)

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其父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年),因元世祖去世,元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