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下午,由温州翔宇中学和墨池联合举办的“墨池书法中国行公益巡讲”在温州翔宇中学王羲之书法教育馆圆满举行。
主办方
温州翔宇中学
讲座嘉宾
朱海澄(墨池人气导师)
冯错(墨池CEO 书法家 诗人)
讲座主题
《隶书体系学习浅探》
《关于“经典”在书法史中的三次变迁》
朱海澄 男,1971年11月生,江苏淮安人。字拾穗,号澄心居士,斋署闲墨堂。
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委员会考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山阳美术馆馆长,淮安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专业展览获奖书家。
冯错是谁?金陵一酒徒耳!是,也不是。曾几年,冯错是诗人,游吟于西安、北京、南京三地;曾几年,冯错是疯狂的品牌达人,是华为、爱普生诸多企业的PR顾问;又几年,冯错是锋芒渐显的80后书家中最会讲段子的人。又几年,冯错还是墨池的CEO,是我们今日墨池的缔造者之一……
讲座现场精彩回顾
翔宇温州总校师生和墨池书友等一百多人参与了此次墨池书法中国行温州站公益讲座。
朱海澄老师讲座现场与大家分享了隶书学习与创作的心得以及当前隶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讲解了隶书的美学并指出学隶要溯本追源,立足秦汉着眼清贤,关注当代。
朱海澄老师现场以“王”“周”“金”三字为例讲解了书法与写字的区别,他指出学习经典汉碑,要融汇贯通,博采众长,以他法融入我法,逐渐构建自己的书法风格体系。
冯错老师与大家讨论了何为书法“经典”,他指出书法“经典”必须立足于整体书法史去讨论,才不失偏颇。
冯错老师认为中国书法“经典”经历了魏晋到明末,以“二王帖学”时代;到明末清初,以“碑学体系”衍生出与“二王”并行的时代;再到20世纪以“甲骨文、汉简、敦煌卷子”与“碑学体系”“二王帖学”三足鼎立为经典的时代。他从古代到现代,引导学生发现“经典”的可取之处,但同时指出“经典”是变化的,勉励中学生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校园,还是要关注当下,才有可能找到书写书法或研究书法的突破口。
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朱海澄老师和冯错老师一一耐心解答,鼓励同学们初学书法时,要将自己归零,多学习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法,只要保持对书法的热爱,终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个性的书写技法。
朱海澄老师二届大字展入展作品欣赏
冯错老师近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