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炳生
弘艺君按:2018年5月4日在广东书法园开幕的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提名展·国展精英二十家展览,同时首发书法展作品集和《“国展与当代书法创作”论文集》。罗炳生提交的论文《全国书法届展会消失吗?》,将分为三次推送。
一、从全国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书法展看展览的变化
二、当前书法国展的利与弊
三、全国书法届展会消失吗?
论述所及,仅是个人浅见,如与您的观点不一样,请您保持己见。
全国书法届展会消失吗?
—-我对书法展览的思考
当前书法国展的利与弊
自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至今举办了十一届全国书法届展。除了第一、第二届,以邀请和推荐为主征集作品,其余的均以全国征稿、评选的方式确定作品。从第四届开始,引入评奖机制。十一届全国展一路走来,利弊共存,试举一二。
罗炳生行草竖幅248厘米×85厘米
其利:
1.引导书法正确的发展方向。每届书法国展,均有艺术导向,如第十一届全国展的“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16字方针,就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书法的综合要求,从第十一届全国展的作品来看,基本达到了目的。对于前段时间出现的重笔墨技巧、轻文化素养的弊端,中国书协加强了对作品文字的审读,对字法准确与否进行把关,在同等水平上,更加倾向于原创的文章、诗词的作品。或许,对书写原创文章、诗词的作品,采取明确加分的做法,将更加有利于达到“艺文兼备”的目的。
罗炳生行草横幅38厘米×85厘米
2.通过评选这一竞争机制推出书法精品和书法人才。相对于全国人口来说,书法人口其实还是“小众”。但是,从其他的艺术门类来看,书法的人口还是有相当的群众基础的。所以,参加展览,必须通过评审,选择相对高水平的作品展出。精品力作和书法人才,是相互依存的。有更多的书法人才,才有更多的精品力作。无论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展,相对比于其他类型的书法展览与比赛,作品的质量、参与的数量与广度,还是要略胜一筹的。
罗炳生行草横幅38厘米×85厘米
3.搭建书法家与普通观众、书法家与书法家之间交流的平台。虽然现代科技发展迅速,但是集中展示高水平的书法作品,还是需要一个平台。有书法界“奥林匹克”之誉的书法届展,无疑就承担了其中的重任。展览开幕,也是全国书友相互沟通、交流、观摩、学习、提高的过程。并由此,广泛在报刊杂志、网络微信上传播,起到了大交流、大学习、大沟通的作用。
罗炳生行草横幅38厘米×85厘米
其弊:
1.容易跟风,甚至直接取法“今人”,造成“千人一面”现象。展览本身是在传递信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旧时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加上新兴的网络网站、微信等传播媒体的无孔不入,往往开幕当天,没有在现场的书法人都可以如亲临目睹一般。其中,获奖作品更是未入展者争先学习、模仿的对象。诸如“王铎风”、“米芾风”、“二王风”、“何绍基风”、“赵之谦风”、现代“流行书风”等等,相继登台。其中,第十届国展“千人一面”的二王现象,受到的批评与引起的讨论最甚。这也是书坛有识之士的“自觉”。到第十一届国展,在评审导向的指引下,又逐渐恢复了“百花齐放”。
罗炳生行草横幅38厘米×85厘米×6
2.出现重笔墨技巧、重形式制作,忽视了书法本来的文化内涵。由于“展厅效应”的需要,评选的激烈与残酷的现实,准备参加展览的作者,往往一幅作品“千锤百炼”,重复书写,重复修改调整,作品出现重笔墨技巧、重形式制作,忽视了书法本来的文化内涵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只会写字、抄书,缺少文化修养的“抄书匠”式“书法家”。另外,国展采用“海选式”的评审机制,使愿意参加展览的作者越来越趋向于“新人”和一般书法爱好者(非中国书协会员),那些曾经或已经在书法国展中获奖的、有一定影响的、有一定地位的书法家,或避开竞争,或淡出江湖,或不屑介入,没有参与的热情,当然不能排除缺乏参与竞争的勇气的考虑。这对于书法人才的持续发展与培养,对书法精品的创作与传承,其实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危机。
罗炳生行草竖幅70厘米×46厘米
3.通过展览“造星”成功后部分书法家,走穴谋利,不事临池,几年后,只留下曾经的获奖光环,曾经的书坛明星,水平下滑厉害,有“仲永”之嫌。究其原因,不外“利益驱使”,不愿意精益求精临池,不愿意加强文化修养,不愿意与古人对话。
(未完,待续)
罗炳生自书诗稿(一)行草26厘米×41厘米
罗炳生自书诗稿(二)行草26厘米×41厘米
【作者简介】
罗炳生
国家二级美术师(副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硕士,肇庆学院书法学特聘教授。现为广东书法院展览教研部主任、广东书法院专职书法家。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荣获“袁崇焕杯”全国书法展优秀作品奖、“康有为奖”全国书法展优秀作品奖、广东省书法最高奖“南雅奖”金奖、广东省中青年书法展优秀作品奖等奖项。2014年和2016年两次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视觉艺术年展”、2015、2016、2017年“翰墨青春·传承岭南”广东青少年书画大赛评委等。《书法报》授予软硬兼施“双优百家”称号。“批评之爱——名家面对面·当代中国书坛青年俊彦作品品评会”学术活动(第四回)五位代表之一。
出版《书法名家五体心经研究》、《罗炳生书法集》等专著。论文《试论颜真卿的创新精神》、《颜真卿书法特征研究》等发表于专业报纸杂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