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1世纪,《中国书法》杂志社就举办了一个活动评选20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经过严格的投票筛选,最后按得票多少选定十位书法家。
这十位书法大家所处的年代,几乎都是从前清到民国,一部分人一直生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
一个动荡的时代往往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因此,20世纪中中国的书法,似乎不能以某种风尚来概括,他们都是灿烂星空中耀眼的明星。正是他们,把中国书法的天空装点得星光璀璨、异彩纷呈。
之前我们回顾了第一名、第二名。
依据投票数,排名第三的书法家即是于右任。
于右任(1879-1964),生于陕西,早年穷经史,旁及诸子百家,又嗜书法,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于右任草书
于右任的书法,浸淫北碑并形成风格是第一个时期,创立“标准草书”是第二个时期。他学习书法不像有些人那样死描照搬,而是站在高处,从宏观上博采兼收,找出北魏碑刻艺术的神髓所在,通过极其质朴的点画和结体来概括北魏书法的特征。
于右任行楷
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形成他独特的书作。
于右任行书
于右任的书法,笔力强健,结体开张,气势大,格调高,其壁窠大字所散发出的神采更是咄咄逼人。
于右任行书
1927年前后,于右任开始研究草书,之后又于1932年成立草书社,他穷搜竭取,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原则,将传统的草法条分缕析、去粗取精,把草书结体定形归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并于1936年首次以双钩本刊印问世。
于右任草书
于右任在书法创作上十分勤奋,他在政务之余,从未间断临帖、创作,创作时甚至书写自作诗。因而成就了他在近代书坛最有传统功底而又最有创新精神的的书法革新大家的地位。于右任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创立“草书社”,确立草书标准化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他不断修订、完善标准草书的艰苦细致的文字改革与研究标准草书形式美的时期。
于右任草书
从1929年成立“草书社”起,于右任先生在应用文字与书法艺术的实践中身体力行,不断使用、推广、完善标准草书。以汉字草书规范化、实用化为目标的草书标准化大课题正是凭借于右任神妙的书法艺术而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视与青睐。
于右任草书
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他的草书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书家所理解、所接受、所喜爱。现在于右任的书法不断的刊行出现,甚至海峡两岸出版的销路甚宽的大量有关标准草书的著作,大量发行的各种于右任书法作品集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令人欣喜的事实。
于右任行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