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修诚,字曲直,号秋之,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现为民革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印社社员,山东艺术家(书画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山青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导师工作室画家。泰安市政协委员,泰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畅宝斋美术名誉馆长。被中国美协.中国书协.收藏杂志.中国艺术市场等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十大书法家之一。
参展经历
◎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展;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
◎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
◎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入展;
◎全国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获奖;
◎全国首届“小榄杯”书法大展——获奖;
◎全国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大展——入展;
◎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入展;
◎全国“走进青海”书法展——入展;
◎全国首届“高恒杯”书法大展——获奖;
◎全国第五届篆刻展——入展;
◎全国第六届篆刻展——入展;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入展;
◎全国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获奖;
◎山东省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获奖;
◎山东省第六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
◎山东省书法创作贡献奖——获奖;
◎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获奖;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入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入展;
◎当代名家工程千人千作展——入展;
◎当代名家工程五百人展——入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优秀会员作品展——入展;
◎全国第四届线描展——入展;
◎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入展;
◎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入展;
◎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吉祥草原·丹青鹿城—2014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展;
◎《2014“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展。
匋轩自白
篆刻之道,古曰雕虫,所谓小技也,为壮夫之所不为者焉。虽为仕人所耻,然世有所需,故有粗通文墨之士,操刀谋食者辈亦夥矣,人或谓之治印…然篆刻之法非止于此,方寸之中,藏天地之精神。朱白之间,容大千之气象。虚实之处,有老庄之玄意。方圆之际,观自然之妙得。是中境界,当非俗者所能为也,不深谙篆法,不通晓六书,不精研书法,不熟知文字发展演变之进程者,虽继之以岁月,徒灾石耗时而已矣,劳心日夜而仅止于刻印一技,于篆刻之术绝无补焉,此非知者则不能道也。
余少而喜静,每见山川云雾四时之变,虫鱼鳞甲旦夕之幻,心为之动,欣喜悲伤亦随之起伏。祖父擅书,余常倚于案侧静观,虽久而立,形若痴而心向之。公因而称善,曰吾艺之传有望焉…乃蒙以唐法,初授颜体,盖公心仪鲁公忠烈之故耳。灯下炉侧,或盘或坐,起仰随身,授乡贤诸子学书之法,叙以君子忠义贞节之事,心仰之欲效,余处世之道亦自此始也。尚仁人志士,敬事尊贤之心,迄今未易,诚为公仁教之功也。如此者数春秋,余粗能草成楹帖大字,求知之欲亦日增之时,公乃因病而辞世,痛哉哀哉,情不可名状。公遗旧书数册,皆古文繁体,思亲之时,信手翻页,日久亦能粗读。不幸者,公逝无师,求知无方。所幸者,惟余尚学之初心未易,聊以此或可慰祖父栽培之仁意耳…
余年十七,因见前人墨迹皆有朱记,心羡之窃欲得,苦无善者…余身处乡野,西行、北行十余里皆傍海,有渔人。父知余有斯苦,农余乃至海滨,寻渔人所弃之残石鱼网坠以贻。石软而质松,为滑石之属也。堂中亦无刀具,磨废锯条以代刃。初篆法、刀法皆无知也,唯集姓氏数字,信手漫舞,粗成钤朱,模糊有痕,是时心狂为之窃喜,以为一技,此余治印之始焉。越二年,请教于同邑长者,蒙诸公厚爱以篆刻之法授余,由是混沌初开,始知昨日之非,实不可取,遂从汉印入,上追周玺,兼师秦制,又遵贤者言,习篆字识六书,由是文字递变演绎之进程乃始有渐解。昔一石之成,可谓艰矣,刻而复磨,磨而复刻,如是者再。故早期之作,悉化为泥耳,今不复得见者。余近岁嬉于丹青,因精力所限,目力所困,荒于金石者久矣。然雕虫之心未移,尚贤之志未改,书画之余,读书为乐,偶或操刀捉石刊以自用,或间应友嘱而治,量虽少亦为一趣也。近年因受聘于京中某学院,为生授书法、篆刻之法,课堂示范之作亦治有数石,今检集去岁所作为一屏,求正于四方大方之家及诸贤师益友,启心发聩则为余之幸也,无以为报,稽首恭祝道安。
时丁酉六月十三日,客于岱下,窗外喜雨,暑气亦远矣。古黄见山堂上种松人曲修诚识于灯下。
篆刻作品
卧游
十二峰莲花(附边款)
曲修诚
吾兄曲先生修诚,生于齐鲁之地,蒙养孔孟之礼,修心释老之道,心耿耿而情敦厚,其少而习静,喜观羽甲鳞虫旦夕之幻,山川草木四时之变,于是乎万物了然于胸矣!兄习书始于学前之龄,寒来暑往,年愈长而情愈笃,四体皆能更兼以铁笔之术!声名见闻于同道中人及国展、兰亭奖之榜首,忝为最具收藏潜质的十大书家之列耳!书名日盛,书坛共睹!
其画二十年前自花鸟入手,初不示人,盖以自娱为乐也。及居京,翰墨丹青之友常相从游,识见日长,眼见日宽,兴趣日增,由是慕张先生志民导师之名,投帖相随,蒙师厚德,记名门下。张先生画风,构图诡异奇而安,其点画狼藉苍茫,简淡而意远,线条纵横之间干笔渴笔反复叠加,故得浑厚之象,色墨交融有韵外之致!丘壑无言具大千之象也。修诚兄从其学,亦具师之气象也!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修诚兄由书入画,书画同源,故其点线纵横使转如意,笔力遒劲,意态轩昂,中侧并施,书画相宜,实虚相生,墨色相融,情意相合,静动相成,得气韵生动之象也!初观其画,略似粗放不羁,细详其意则含蓄隽永,心态安祥之气息溢于画外也!
画与兄其人相似亦相近也!吾与修诚兄相交日久,相知日深,故知其人。修诚兄乃是一位颇具性情之艺人也!其心坦荡,其人坦诚,初与兄交似落落不合群体,漠漠不合时宜,纵然酒后得意众人鼓噪之时,兄亦箴口,唯静坐而已,然则交久,兄可纵谈日夜而不休,令听者瞠目,其谈艺常有高人之语,可启人深省而又能悟其本源。观兄作画,快快慢慢,聚聚散散,三三两两杂树相生,点点皴皴,笔墨相加,笔笔相溶,点滴烟云,草草而成,但见点线交错之间,峰峦已起,云雾已生,于淋漓尽致之中,水墨浓淡相宜,蕴含着兄对自然万物之情感,对艺术追求之领悟,其画面构成之巧妙与精炼,融绘出诗一般的美妙之境界,抒发着勃勃的生机;恢宏的胸怀,充盈着氤氲的意境,向往着陶彭泽之武陵遗韵,王摩诘之辋川情怀,从中流动的是画家博大的心怀和细腻丰盈的艺术感觉。
静与动,虚与实,浓与淡,情与意,心与灵,点与线,墨与色,相生相谐,相得益彰。此正是兄心中之桃源。修诚兄以此诗意化之语境,来诠释中国画魅力之无穷,谱写艺术美妙之构成,吾拭目以待其艺术之大成!
(癸巳初秋陈文武于怀玉山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