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认为:中国写字有特别的工具,就成为特别的艺术。中国书法的美是线的美、力的美、光的美和表现个性的美。他说:“美术一种要素是发挥个性,而发挥个性,最真确的莫如写字。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我赞成梁启超先生的意见。针对中国书法的美,我们请来了丛培国老师和我们聊一聊学习书法那些事儿!

2017081803401950587

 什 么 是 用 笔

用笔这东西有点玄奥,说不大透,往往看老师写比听老师说管用。中锋、侧锋,起笔、行笔、转折、收笔,浓淡干湿等等不一而足,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认认真真地听,总是难以形成顺畅的信息沟通。我就从总体上来谈一谈用笔的基本要求吧,或许会管点用。一是用笔要体现技法的复杂性:比如一个横,起笔要迅速进入,然后要有不容易觉察的停顿,行笔中会有笔锋的调整,收笔还要有顿,还要有回,比如竖,起笔和横的起笔方向不同,但是动作原理一样,行笔有时也会有笔锋、节奏的调整,收笔看似简单,其实也不是自然停止。笔画看着要简单,但是动作要复杂,这是一般规律。二是无论线条的形态如何变化,笔尖和纸面都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相互作用力,这样线条才会有弹性,并且这种弹性是在笔尖的连续运动中完成的。这和西方绘画的色块的堆砌是截然不同的。

2017081803420621704

结 构 的 重 要 性
无论用笔和结构都要经过一定的训练量才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用笔往往是悟的成份更多一些,结构靠积累的成份更多一些。用笔往往靠的是感觉来体会,结构往往靠总结规律和长期积累。比如,苏东坡的字往往是横宽,右上角上抬的情况比较多一些;米芾的字往往是字势摇摆比较大;黄庭坚的字大撇大捺比较明显;蔡襄守晋人法较多,比较含蓄一点。这些规律都要靠我们来总结,只有善于总结、不断积累才能写出古人的特点。在结构处理上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中宫松散一般容易造成字势宽博、中宫紧缩很容易把字写得动感十足;撇捺比较长一般容易出现满纸云烟的感觉;瘦高的字往往显得巧,矮胖的字往往显得拙。当然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说的是一般规律。

2017081803545466122

写 好 字 形 需 要 “破”
字形我们受以往书写经验的束缚是最大的。从拿起笔开始,老师就教我们写字要横平竖直,平时能看到字大多也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潜意识的就会认为字形结构是要符合黄金分割率的,当然这个概念我们未必想过。但是,从书法艺术角度来分析字形,绝大多数时候是不遵循这一规律的。因此,我们想写好书法,在字形上一定要做到“破”,就是彻底摒弃自己原有的字形,不要怕把字形写坏,不要怕字难看。不破不立,只有打破旧的藩篱,才能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不但魏碑是这样,其实写二王一脉的小行书也是这样。但是,我认为有两个例外:一是铁线篆;一是柳公权和欧阳询的楷书。

2017081803554748787

点 画 是 可 以 生 结 构 的
点画是有主次的,有些点画要实有些点画要虚。实的点画要写得长一些粗一些,虚的点画要写得短一些细一些。有些虚点画甚至要改变它原有的样态。比如横和竖,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可以用点来代替的;比如连续的折,其中的横向书写基本就是有那么一点点意思;比如一个口字,我们是可以把中间的空间写没的。注意了点画的一些细微的变化,我们在处理结构的时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丛 培 国 —

2017042105572286621

丛培国,1975年8月出生,黑龙江省肇东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理事、“瀚海沐风”骨干创作成员。

作品获奖:

中书协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展最高奖
首届中原水城杯全国书法册页展一等奖
第一届“云举杯”全国书法家邀请赛三等奖“文化中国·森茂杯”2016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中书协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
中书协孝行天下埇桥杯书法展
中书协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展
第二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展
颜真卿杯魅力句容全国书画作品展
书法报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展
首届“王冠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
首届黄河金三角浩嘉杯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经典诗文”全国小品书画大赛
长征颂安华杯全国书法作品展“探索与发现”全国青年书法家协会联盟首届双年展
全国第二届山阳书院杯书画展
聚君堂杯全国书画精品展黑龙江省第十届篆刻展黑龙江省第四届书法精品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