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人们记事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而书法是发挥汉字实用价值和艺术意趣最有效、最理想的形式。现今我们在许多方面都远远地超越了古人,但在精神与文化上却是更多地仰望古人。因此,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学习书法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丛培国老师就自己多年经验整理了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一下~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有些书友学习书法的时候,总是亦步亦趋的跟着老师的写,这其实是不利于长远发展的。比如这一笔怎么写,章法布局如何安排,浓淡对比如何表现等等,大多集中在技法层面。如果过多的关注老师的具体写法,就是在间接的学习古人,你和古人之间有了一个中间环节。这样写法的好处是能够尽快出点成绩,但是写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作品没特点,少古气,多流行元素,放在一大堆作品里面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怎么看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的作品在国展级的作品里面一般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其实技法这东西并不是固定的,只要你写出效果来,怎么写都可以。事实也证明,古今名家的作品只是遵循了大致的一个基本规律,他们在具体的点画刻画、结字技巧、布局谋篇上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关于具体问题要勇于尝试、勇于探索,不能紧跟着老师的屁股后面照葫芦画瓢。关于老师的思想到是应该仔细体会、认真学习,亦步亦趋也不会有问题。“师其志不泥其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方向是需要高人引领的,脚下的路应该是自己走出来的。

 对江湖书法的解读

与江湖书法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书法。按当下的情况来看,专业书法就是通过大量临习古代经典法帖后创作的作品,江湖书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书写后的作品。很多人看到江湖书法立马就会说这样的话:不可看,俗不可耐,不登大雅之堂等等之类的话。对于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并无为江湖书法鼓噪之意。但是,对于江湖书法,我们还真应当认真的来研究一下。首先,很多江湖书法人舞墨多年,他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手上功夫已经非常娴熟;二,他们写的字也不乏气势磅礴之作,也有酣畅淋漓之感;其三,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是在努力的求变,以期写出更好的作品。江湖人士中其实不乏资质很高的人,他们错就错在没有认真学习古人,如果当初能有人把他们引上正确的轨道,我想一样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反观我们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是在按部就班的临古人,但是作品通篇充满了做作、局促、萎靡或者乖张之气,除了有古人的字形之外,在气息上毫无美感可言。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单就审美能力而言,一些走专业路线的人并不见得就比江湖人士高。

 艺术的审美就是要高于大众审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以此类推,书法也应当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专业的书法作品,真的就和一般所谓的江湖书法是绝对对立的关系么?我想,不是的。专业书法也好,江湖书法也好,笔墨间所透漏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应该是相通的。舒展的、大方的、雄强的、唯美的,丰富的等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都是会给人以美感的。但是中国书法有它的特殊性,它特别注重对古法的传承。一幅作品,如果没有古代经典法帖做支撑,怎么也难登大雅之堂。从专业的视角来看,一幅书法作品,往往对他的最高评价就是有“古意”。这就是书法艺术审美高于大众审美的关键地方。

搞书法要舍得投入

我们总是希望以较小的投入换取较大的回报。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涉及到学习书法,很多人也是这样,不想花更多的钱买笔墨纸砚和资料,不想花更多的钱去拜师交友,总想靠一点简单的投入换取更大的成绩。这是不可能的。不舍得投入,就证明你对书法的尊重程度还不够。态度不虔诚,想学好一样东西基本是不可能的。多投入有三点好处:一是信息占有量大,可选择的机会就多;二是东西用着顺手,可以减少白白浪费时间的几率;三是物质上的投入可以促进自己在精神上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一句话,想干好一件事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儿!

 一条道跑到黑是不可取的

有人说,我就努力写好一个帖,不信就写不出来。不信还真不行。艺术是要重感觉的。感觉这种东西,往往是天马行空,飘忽不定,有些感觉还不见得是正确的,有些感觉虽然正确,但是因能力不到还表现不出来。所以,我们写字的时候要勇于尝试,在不断的失败当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加以强化。要“普遍选拔,重点培养”。另外,各种书体是相互滋养的,你只有五种书体都会写一点的儿,才能让你主攻的东西更有发展潜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