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

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自元代赵孟頫之后,明代的文徵明是诗文书画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文徵明的书法特点:

1、气质

文徵明鉴识精明,立意高远,又泳涵经史以通名理,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风,绝无跋扈嚣张之气。特别是应诏入京的三年,因专业书写诰敕,不仅书艺大进,且书风尚渐整齐。梁巘评“文衡山书方整遒劲,力追唐人。晚年始一意永师,求之圆润,而神韵蕴藉矣。”

640.webp (1)

▲《琴赋》局部

2、用笔

文徵明汲取了赵孟頫的圆润、欧阳询的严整、二王的飘逸和黄庭坚的清劲。起笔多用露锋,或露藏兼之。行笔中锋,筋骨血肉匀当。转折处方圆兼用,富于变化。点拂波捺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笔笔有自,处处见法。用笔之妙,珠圆玉润,清气拂颊,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姿媚之内。特别是八十岁以后的作品,心手相忘,全以神运,出神入化。清人评价道“衡山太史书画瓣香松雪,笔法到格,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味,别敞逕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640.webp (2)

▲ 文徵明《游西苑诗》

3、结字

文徵明的行草书结字,与米芾风格迥异,绝无大起大落的左欹右侧,稳健如赵松雪,又不囿于赵书。在稳健的同时,个体字的布白又十分巧妙。文徴明书作的单个字在平正中,通过阔白、开张、上提、错位等方法,经营好内部空白,轻重虚实相称,使得结字活泼,富有动势,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含秀姿于端庄之内。文徵明的结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带画意,常常将山水兰竹的画法参入笔画,或穿插萦带,或枝叶相叠,画意横生,如“风舞琼花,鸟鸣竹涧”。

640.webp (3)

▲ 文徵明隶书《清明上河图记》

4、章法

文徴明书作章法与其绘画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王澍《虚舟题跋》中评价文徴明《兰亭图》的章法十分精到:“为《兰亭图》者,不难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独能传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意,乃佳。待诏此图,用意闲远,能使繁者简,实者虚,恍如亲见当年游目骋怀啸咏自得,一段和明悦畅意象”徴明经营章法的妙处。他的书作大都从高处落墨,以远处养势。疏而不散,旷而不空,大有一泻千里之感。文徴明的行草书作,章法大都取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在一行中沿着中线左右摇摆。从字与字的关系看,随着笔法和墨色的变化,写出疏密错落有致、轻重大小相间的形态。从整体看,上下左右映带,笔断意连,气势连贯,和谐统一。

平和典雅是文徵明一贯的书法风格,这或许与他本人心性的谨严与认真,坚守儒家中和温柔的审美风范有关。文徴明对古典书法的全面回归与继承是继赵孟頫之后的第一人,从篆隶到楷行草,涉及古典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每一种书体,文氏莫不奉古贤为矩鑊,悉心追摹。他的古典书风之格调,远较明初书家高明。故清代梁巘说“文书整齐,少嫌单弱,而温雅圆和,自属有养之品”。

640.webp (4)

▲ 明 文徵明 行书《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