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无额。隶书,18行,行40字。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 宋赵明诚《金石录》、明郭宗昌《金石史》、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书著录。
隶书以汉碑为极,每碑出一奇,无有同者。《乙瑛碑》持独有的有宗庙之美,它与其它碑相比,又有不可替代之奇。它既不想《石门颂》豪肆,也不像《曹全碑》秀润。没有《张迁碑》的方整,也不像《礼器碑》那样典重。其完备的笔法、华美的结体、严谨的气度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书家竞相效仿,堪称后世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学习此碑,不仅能够掌握汉隶的基础用笔与结字方法,更能从中体会汉隶中蕴含的“正大气象”。
《乙瑛碑》临创转换 聚焦《乙瑛碑》的基本用笔与结字
墨池学院特邀何志斌老师开设五个课时,为学员讲解《乙瑛碑》的基本用笔与结字,旨在通过浅显易懂的单字解析与精准到位的临摹示范帮助广大学员总结出《乙瑛碑》的基本书写规律,从而由临入创,实现隶书的自主创作。
☞ 第一步:《乙瑛碑》风格特点解析
从风格形态来说,乙瑛碑具有宗庙之美。用笔沉著厚重,结字端庄雍容,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的一个向度,深具宗庙之美。正如清代方朔所言:“(乙瑛)在三碑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王篛林太史谓雄古,翁覃溪阁学谓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不虚也。”(《枕经金石跋》)
☞ 第二步:《乙瑛碑》笔法详解
它的用笔非常丰厚,藏锋起笔,铺毫行笔,提按明显,回锋收笔。用笔方圆兼备,波磔分明,骨肉匀适,不板不滞。结构端庄大方,字正凝重,中宫紧收,点画结构严谨,穿插避让也很得当,字形体态生动,颇多妙趣。长的笔画一般会呈现弧形,使其表现出飞动遒劲及潇洒、飘逸的韵味。
☞ 第三步:《乙瑛碑》结体解析
其结字,笔画排列匀整,近小篆之排叠布白,没有大的松紧变化,字内空间较平均,笔画向四周均匀排布,不像《史晨碑》和《曹全碑》那样刻意突出长大的主笔画。其章法如同许多汉碑一样,横成行竖成列,字距略大于行距。呈森然气象。
导师介绍
何志斌,祖籍福建上杭,1968年生于广东佛山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佛山印社副社长。佛山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展览情况:
“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览”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
“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展”优秀奖
“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提名奖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
“当代书坛名家千人千作书法精品展”
“中国书法名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活动”
广东省第二届“星河奖”
广东省书法最高奖“南雅奖”金奖
首届”容庚奖”全国书法大展获特等奖
出版物:
《佛山书风探索系列——何志斌作品选》
《张槎书法家作品系列——何志斌书法选》
《何志斌书法篆刻集》
《何志斌篆刻集》
《翰墨自在 何志斌书法作品集》
《何志斌印选》
策划:
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2008年)
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2013年)
全国书法名家小品邀请展(2015)
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 《乙瑛碑》基础认知(上课时间:2018.04.04 19:00)
一、《乙瑛碑》的风格特点:端庄秀丽
二、学习《乙瑛碑》的工具准备
三、《乙瑛碑》精彩单字讲解示范
四、《乙瑛碑》风格创作讲解展示
第二课时 《乙瑛碑》笔法详解(上课时间:2018.04.11 19:00)
一、横画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二、竖画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三、掠笔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四、波挑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五、点画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六、搭接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第三课时 《乙瑛碑》结体解析(上课时间:2018.04.18 19:00)
一、《乙瑛碑》的结体特点
二、独体字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三、上下结构与左右结构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四、半包围结构与全包围结构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五、镶嵌结构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第四课时 《乙瑛碑》临摹详解(上课时间:2018.04.25 19:00)
一、实临及相关讲解示范
二、背临及相关讲解示范
三、意临及相关讲解示范
第五课时 《乙瑛碑》创作拓展(上课时间:2018.05.02 19:00)
一、创作工具及表现形式
二、字法来源及章法处理
三、大字创作
四、小字创作
4月4日 19:00
墨池学院 何志斌老师
与您讲述
《乙瑛碑》
第一节1元试听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