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问梅小记
戊戌新正初三至十一,铁岭艺坛诸友应刘郎兄尊夫人王素艳女士之盛邀,作“江南问梅”之行。
一路经行八省(二直辖市),行止七市,所到景点二十许。沿途各地皆可见梅,或梅林满园或梅株紧簇或梅开街头巷口,处处有梅可问,可人心意;梅有多种,或红或白或黄或绿,或虬枝铁干或疏枝柔条,色彩纷呈,欣人眼目;梅讯各异,或含苞或始开或半展或绽放,千姿百态,撩人幽思。所到之处皆古迹名胜,朱家角、邓尉山、虎丘、西津古渡、焦山、北固楼、瘦西湖、秦淮河、乌衣巷、桃花潭、查济古镇、宋代御街、西子湖,不一而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风月无边,可吊古怀人,可幽赏讽咏,陶醉山水之乐,惊羡自然之美,赞佩人力之能,欢欣当世之盛。京口皖南,胜友相邀,导游偕行,品茶对酒,论艺叙旧,染翰挥毫。旧雨新知,不亦说乎?观佳景而拍照,对梅花而写生,见碑陵而揖拜。开阔视野,扩张胸次,积学储宝,散虑消忧。尤为可喜者,诸友行游之际抑或旅舍车上,诗兴勃发,敲诗炼句,奉和酬答,或纪游或揽胜或怀古或抒情明志,赋得诗词几十首。虽仓促急就,颇多佳什,皆源于生活,得江山之助、相互砥砺所致。
故 “ 江南问梅 ” 之行,可谓踏青强身之旅、采风写生之旅、考古发现之旅、学习交谊之旅、爱国励志之旅也。同行者董德敏、刘文革、于一丁、范君、卢宇及小儿云开也。是为记。
王 荐戊戌上元夜于放斋
七友名片其一:
王荐 1968年生于辽宁昌图,祖籍山东蓬莱,号放斋、梅鹤庐等。 中国书协新闻出版传媒委员、辽宁省书协副主席、铁岭市书协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诗词学会原副会长、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辽宁省政协委员,现供职于铁岭市文联任调研员。 |
七友名片其二:
刘郎 原名刘文革,字弃之,号蔷薇谷主,网名耶律阿格尔。1966年生于康平,198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喜爱诗、书、画和考古。从事诗词创作三十多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诗联盟常委、辽宁省楹联家协会副秘书长、铁岭诗词学会秘书长、龙首诗社常务社长。其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辽海诗词》《长白山诗词》等杂志,曾获“铁岭新城八景诗全国征文”大奖赛一等奖、“辽河行全国征文”大奖赛赋类一等奖、西泠印社成立百年诗书画印大展诗类入展。书画方面,为杨一墨指画高研班一期学员,现为铁岭中山画院副院长,中山四君子之一。 |
七友名片其三:
董德敏 号石梅斋,1958年8月生,祖籍辽宁铁岭。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书法家协会顾问、铁岭市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铁岭中国手指画研究院画家、《指画研究》杂志编委。沈阳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结业于杨一墨指画高级研修班。原铁岭县人大副主任、铁岭市书协副主席、铁岭县书协主席。 |
于一丁 原名于学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铁岭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铁岭中山画院院长、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客座教授、中国手指画研究院画家、《指画研究》杂志编委、铁岭印社副社长、龙首诗社副社长、铁岭市历史协会理事,1970年生于山东聊城,现籍铁岭。 |
其五:
范君 网名东北军,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铁岭市书协党支部书记、铁岭市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手指画研究院特聘画家,《指画研究》编委、铁岭中山画院副秘书长。 2016辽宁文学院中青年作家培训暨诗歌研修班学员,《藏书报》全国首批特约通讯报道员。作品曾获得《五月文学》全国文学新人作品优秀奖,铁岭市首届纳兰性德端木蕻良文学奖一等奖,“辽河行”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散见《诗潮》、《芒种》、《五月文学》、《诗选刊》、《中国诗赋》、《诗词世界》、《辽沈晚报》、《藏书报》、《辽北文艺》、《调兵山文学》、《在路上》、《白天鹅》、《渤海潮》等报刊。 |
其六:
卢宇 号逸堂,祖籍黑龙江,现居辽宁铁岭。中共党员,文学学士,美术学硕士。中书教甘肃青少年书画院副院长,辽宁省大学生书法协会联合会讲师团团长,辽宁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学院大学生书协外聘书法指导教师,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团委书法客座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铁岭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铁岭乐儒教育副校长。 |
其七:
王云开 8龄童,乳名小於菟,铁岭籍,就读于银州区第十八小学。 |
第一站:上海
《戊戌正月初三抵沪口占》
——王荐
春归塞北尚冰天,
南下寻梅自怡然。
今夜安眠青浦上,
万家灯火雨如烟。
减兰 • 雨中赏梅
——刘郎
江南烟雨,
湿了园林春几许。
霞起湖边,
树树梅花真可怜。
含苞吐蕊,
纵令凄凄犹艳美。
堪笑诗人,
欲为卿卿拭泪痕。
忆江南
——董德敏
梅花好,
正月到江南。
万树仙姿香雪海,
千秋禅寺古诗篇,
把酒效先贤。
点绛唇 • 淀湖雨中赏梅
——于一丁
细雨梅梢,
淀湖西畔仙姿妙。
蕊寒花俏,
绿水芳香绕。
却是江南,
懒散放翁好。
春来早,
东君最晓,
骚客怜清照。
沪上梅园探梅
——范君
点点疏枝锦绣堆,
红苞绿萼遍山隈。
江南独让游人醉,
初次探梅几忘回。
《朱家角之美》
——王云开
上海朱家角,
一条秀水好多桥,
古镇这边独好。
江南烟雨美,
有时是晴天,
有时烟雨飞。
江南云对雨,
东北雪对风,
景色不相同。
第二站:苏州
梅花赞
——王荐
不愧梅花是国花,
仙姿侠骨自高华。
经风经雪迎春早,
占取仙班第一家。
江南问梅
——董德敏
身淋细雨问江南,
历历游来慕古贤。
邓尉名园传四海,
冰肌玉骨似天仙。
减兰 • 邓尉山赏梅
——刘郎
蕾多蕊少,
邓尉山间花正好。
万亩芳林,
绿后红先开未匀。
梅花亭外,
谁个题诗碑尚在。
胜比刘郎,
毕竟前朝一帝王。
点绛唇 • 邓尉探梅
——于一丁
邓尉峰前,
纤枝铁干芳姿好。
万花争俏,
移入画图妙。
曲径前来,
重踏冷红道。
探春早,
笑康乾老,
萧瑟山阴草。
点绛唇 • 雨游虎丘
——于一丁
又到虎丘,
微风细雨游来好。
塔斜不倒,
鹤涧水犹少。
试剑石前,
古冢真娘早。
刘郎到,
笑唐寅老,
露滴牡丹俏。
登邓尉山赏梅
——卢宇
曲径登高望,
风侵满谷花。
康乾寻冷艳,
雪海忆芳华。
第三站:镇江
问梅消息向吴乡,辽北江南万里长。
碧玉苍枝凝冷雨,黄金珠蕾浸寒霜。
姑苏城外吟诗瘦,京口樽前放笔狂。
今日君来寻旧约,扬州骑鹤富奚囊。
戊戌正月初六,铁岭王荐兄一行江南探梅,过京口,于翡丽汇阿得宝雅集,诗酒留连,笔歌墨舞,不亦乐乎!孙彤并记。
(孙彤,系江苏省镇江市文联副主席)
江南问梅过镇江步孙彤道兄原韵
——王荐
江南春事异家乡,问讯梅花寄意长。
嫩瓣新苞争翘楚,冰肌玉骨傲寒霜。
敲诗旅舍嫌思涩,访旧丹徒舞墨狂。
古渡焦山多韵事,岂容俗物入行囊?
江南问梅过镇江步孙彤主席韵
——董德敏
魂牵梦绕那花香,问古寻梅逸事长。
水榭山台添雅兴,冰肌玉骨耐寒霜。
江南墨客用情爽,塞北诗家纵酒狂。
秀美岩崖思瘗鹤,犹唐典故入书囊。
江南问梅归来步韵和寄孙彤兄
——刘郎
管是他乡抑故乡,弟兄一见自情长。
交心许欠三杯酒,把臂应期两鬓霜。
君去关东行笔健,我来京口赋诗狂。
这般高谊原无价,已共梅花入绣囊。
江南问梅过镇江步孙彤道兄原韵
——于一丁
问梅一路到他乡,塞北江南情意长。
邓尉虎丘多喜雨,孤山小岭少寒霜。
徐行青舍琴音袅,漫饮石街酒兴狂。
瘞鹤崖前天水阔,清芳雅韵满诗囊?
江南问梅和孙彤先生次原韵
——范君
经年梦里是吴乡,相约南行感念长。
写进画屛千点墨,展开书案几痕霜。
文章笔下因花癖,韬略胸中作酒狂。
望断云端烟水外,编成诗卷入行囊。
▃▃
拜谒《瘗鹤铭》有感
——王荐
从来都道榜书难,
近岁常为大字联。
能得刚柔和放旷,
恨无仙气与精严。
焦山顶上观云海,
瘗鹤铭前参道禅。
忽觉心法兼技法,
才能破茧打通关。
焦山观瘞鹤铭
——董德敏
焦山隐隐水连天,
瘞鹤铭文万代传。
墨客骚人争祭拜,
一心梦想作书仙。
忆江南
——董德敏
镇江好,
最美是三山。
万里江波云里望,
千年庙宇雾中观,
春雨正如烟。
▼
菩萨蛮 • 与诸友夜游西津古渡
——刘郎
云台幽暗临江渚,
西津古渡多文物。
小巷万灯红,
楼窗烟雨中。
贤愚都作古,
莫把风流数。
不见大江流,
同来饮一瓯。
菩萨蛮 • 与诸友游焦山
——刘郎
浮图高矗焦山岛,
大江东去烟波渺。
胜迹遍双峰,
情钟瘞鹤铭。
古人来过了,
我辈焉能少。
只恨寺门西,
有诗无处题。
临江仙 • 与诸友游镇江金山
——刘郎
醉后江边寻胜迹,
檐牙簇起金山。
巍巍宝塔耸云天。
亭台依旧好,
不像水曾淹。
法海如今何处去,
佛前几柱香烟。
千秋神话尚流传。
高层相斗法,
危害到民间。
临江仙 • 与诸友往北固山未得登
——刘郎
千古江山风雨后,
不容我辈登攀。
重楼叠榭渺茫间,
英雄无觅处,
依旧有遗篇。
满眼风光诗句好,
兴亡最是相关。
无缘拍遍玉栏杆,
身为刘氏子,
此刻正难堪。
▼
点绛唇 • 过焦山
——于一丁
千古镇江,
江间浮玉焦山好。
天阔水淼,
古塔禅音袅。
瘞鹤铭文,
圣迹人人道。
天知晓,
米公已老,
我醉作狂草。
点绛唇 • 过金山寺法海洞
——于一丁
古寺金山,
洞天法海声名杳。
假公卫道,
还是骚人扰。
古塔争高,
炉鼎香烟袅。
许仙老,
断桥难找,
戏里姻缘好。
▼
南乡子 • 游焦山定慧寺
(其一)
——卢宇
宝磬韵悠扬,
妙相庄严几柱香。
何日尘心归净土,
怏怏!
江阔云低正返航。
南乡子 • 游焦山定慧寺
(其二)
——卢宇
宝磬韵悠扬,
仙驭常居不远航。
回探殿中僧侣座,
伥伥!
似有经文待诵忙。
第四站:扬州
铁岭七友戊戌正月游扬州有寄
——王荐
常思三月下扬州,
邀友新正作胜游。
湖上桥边说故事,
园中馆里揖清流。
三杯浊酒轻人我,
两首歪诗忘乐忧。
不羡怀金骑鹤往,
逍遥散虑更何求?
▼
问扬州
——董德敏
延陵游罢向扬州,
一路梅花饱眼眸。
八怪已然都作古,
瘦西湖水为谁流。
忆江南
——董德敏
扬州美,
碧柳伴泉鸣。
湖瘦花香藏古韵,
画奇书妙露诗情,
桥畔品箫声。
扬州慢 • 游扬州瘦西湖(用姜白石韵)
——刘郎
梅蕊争红,柳丝竞绿,湖边再续游程。
看山亭水榭,问谁绘丹青。
叹如此繁华昌盛,曾经几度,遭遇刀兵。
到而今,游客如云,还赖名城。
春风十里,柳堤边多少鸿惊。
纵廿四桥头,吹箫人去,也富诗情。
休道杜郎词好,卷朱帘、他自先声。
恨苍天不义,偏偏令我迟生。
点绛唇 • 瘦西湖
——于一丁
梦里扬州,
游来已觉西湖瘦。
太湖石皱,
二十四桥口。
名种琼花,
历史烽烟久。
徐园后,
吹台依旧,
斗艳梅边柳。
点绛唇 • 个园
——于一丁
真个名园,
寻来曲径隐幽树。
竹西佳处,
月洞兰芳路。
墙外喧嚣,
院内静清好。
豪情赋,
峨眉谁妒,
撇捺闲庭步。
点绛唇 • 过采石矶
——于一丁
扬子江边,
你凭吊我亦凭吊。
诗词谁妙,
空惹诗仙笑。
流水放舟,
一日扬州到。
汉唐早,
新城更好,
只探花人老。
扬州瘦西湖望梅
——范君
千点珍珠香雪海,
江都独望第一春。
梅花一朵相思寄,
偶不题诗便怨人。
点绛唇 • 五载之后再游瘦西湖
——卢宇
犹忆当年,
烟花三月广陵驻,
莺歌燕舞,
廿四桥边路。
今又逢春,
堤上梅花簇。
谁催渡,
频频回顾,
月下吹箫处。
第五站:南京
与诸友夜访秦淮
——刘郎
风流最是古秦淮,妓院门朝贡院开。
灯火煌煌迎夜至,人潮滚滚奔谁来。
六朝尽作伤心史,八艳皆为咏絮才。
我辈无关商女恨,乌衣巷末访名斋。
点绛唇 • 夜探秦淮
——于一丁
夫子庙前,
秦淮画舫任来往。
哪风月场,
黄酒来三两。
王谢刘郎,
梦入后庭帐。
青楼上,
春宵半晌,
灯火人惆怅。
第六站:泾县(安徽宣城)
游桃花潭忆李白汪伦
——王荐
桃花潭水可人行,
万姓酒家难解酲。
赠别踏歌多缱绻,
一诗唱绝万年情。
江南春游途中作
——王荐
风光到处欣人眼,
路上塞车宜做诗。
索句何须劳力甚,
轻描淡写自成词。
忆江南
——董德敏
宣州美,
浓墨绘千山。
查济风光如画卷,
桃花潭水引诗仙,
纸艺万年传。
桃源忆故人 • 游桃花潭暨赠包氏兄弟
——刘郎
云飞雨落桃花渡,
巷口万家屋古。
人道踏歌行处,
剩有汪伦墓。
当年曾叫诗仙误,
今日刘郎来顾。
为报多情地主,
也把清词赋。
浪淘沙 • 游皖南查济古镇
——刘郎
小巷傍溪湾,
流水潺潺。
白墙灰瓦紧相连。
佛寺宗祠随处见,
刻木雕砖。
古镇越千年,
古韵留传。
浣纱依旧向桥边。
想那阁楼春梦好,
绣榻珠帘。
桃源忆故人 • 游桃花潭
——于一丁
梅花小巷桃花渡,
宽窄石桥寻古。
墙内竹林最深处,
人道汪沦墓。
赏花品酒谁曾误,
千载纷纷来顾。
堪谢包家庄主,
更把浓情赋。
点绛唇 • 古镇查济
——于一丁
查济老村,
白墙黑瓦岑溪路。
宗祠空肃,
神祖牌何处。
满目风情,
古韵异中土。
画家住,
骚人莫妒,
流水桃花护。
点绛唇 • 赴杭州途经宣州遇堵车高速有作
——于一丁
舆过宣城,
敬亭远望北楼上。
路迢惆怅,
雾霭诗心荡。
直道苏杭,
好把孤山访。
途难畅,
群峰叠嶂,
四面云烟傍。
桃花渡口漫想
——于一丁
打一柄油纸伞
在细雨中的江南小巷
湿滑的石板路
又窄又长
捡块桃花潭畔顽石
带着千年前的酒香
不见当年的桃树
也不见了万家酒幌
一抔黄土
把当年的歌星埋葬
千年相思
写进那黑瓦白墙
斯人已去
青弋江旁
只有那深深的桃花潭水
犹自徘徊流浪
南乡子 • 游查济古镇
——卢宇
溪水绕街流,
黛瓦白墙水墨绸。
禅寺宗祠依旧在,
幽幽,
香火传承楼外楼。
世外小山沟
信是桃花水尽头。
古镇千年多故事,
悠悠,
我欲隐居谁与俦。
第七站:杭州
江南问梅得句
——王荐
佳朋佳节下江南,
佳水佳山春意阑。
佳雨佳花添雅趣,
斗诗拼酒散襟颜。
戊戌新正拜祭林处士和靖先生
——王荐
新正又得到孤山,
放鹤亭边祭逋仙。
喜见冢前梅一束,
千年知己意相牵。
忆江南
——董德敏
西湖美,
佳景逸文多。
印月断桥千古事,
听荷曲苑万人歌,
把酒颂东坡。
鹧鸪天 • 酒后与一丁夜探西湖
——刘郎
醉死杭州又若何,
西湖边上美人多。
雾迷碧水寒无棹,
灯映白堤夜走车。
思北宋,忆东坡,
千秋胜迹未消磨。
明朝还向西泠去,
苏小坟前一放歌。
鹧鸪天 • 再谒苏小小墓
——刘郎
又向西泠谒古坟,
往来宾旅已纷纷。
谁为前世怜香客,
我是他乡好色人。
吟旧句,吊芳魂,
管他故事假还真。
千秋称颂才华好,
哪解卿卿一片心。
鹧鸪天 • 谒林和靖墓
——刘郎
放鹤亭边梅正开,
千秋古墓卧高台。
先生弃子抛妻去,
晚辈赏花撷韵来。
钦野性,慕高才,
亲山乐水亦悠哉。
笑吾空有蔷薇谷,
偏问人间兴与衰。
鹧鸪天 • 孤山赏梅
——刘郎
游罢苏南游皖南,
问花一路到孤山。
吟僧墓侧含苞久,
处士家中吐蕊欢。
观胜迹,慕先贤,
赏梅原是赏高坚。
今宵辽鹤归华表,
信有佳篇后世传。
点绛唇 • 孤山访林逋墓
——于一丁
一路寻梅,
算来只道孤山好。
蕊寒花俏,
放鹤闲亭角。。
黄土一抔,
和靖诗魂老。
芳香绕,
便生幽草,
剩有骚人吊。
杭州西湖醉梅
——范君
二月问梅春似梦,
英云朱蕊欲遮天,
人间惊破霓裳舞,
只有西湖醉八仙。
点绛唇 • 戊戌重游西子湖
——卢宇
又到西湖,
摩肩接踵白堤路。
水天相顾,
画舫桥边渡。
最爱孤山,
丽日梅开处。
凭谁赋,
名贤来驻,
风雅神仙妒。
在百年西泠来个集体合影吧
七友江南问梅行程圆满结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