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瓒像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号云林子。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古来文人就好高洁,但倪瓒确是身心俱洁的艺术家范例,正是他的干净通透,后人透过历史的迷雾,给他贴上了各种错乱的标签。
就像水晶球越是干净,人们都想去摸摸,最终却遮蔽他最干净纯粹的光辉。
他不隐也不仕,漂泊江湖,别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想被人了解。
所谓壮怀激烈,不一定非要像民族英雄岳飞、辛弃疾那样外显;作为一介文人,倪瓒一直被人们调侃是洁癖,但是我们却从另外的角度看到他内心中,最为壮怀激烈的文人风骨。
▲ 倪瓒 《谿山图轴》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处在混战的元末明初,倪瓒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波澜不惊,内心壮怀激烈的人。
▲ 倪瓒《渔庄秋霁图》
倪瓒曾作一诗以述其怀:”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同样的道理,黄宾虹看起来也是瘦成一根藤条,但为了支持革命,也可以私铸钱币援革命。
▲ 倪瓒《 秋亭嘉树图》(局部)
不管哪个时代,私自铸币是违法的事情,是冒杀头危险的!倪瓒拒绝军阀时的处境也一样。
遇到喜欢玩凌迟的混蛋军阀,随时可以把他这个小洁癖,砍成血肉模糊的五花肉,但是什么给倪瓒这么足的底气呢?正是纤尘不染的文弱外表下,干净的文人风骨!杀了我也不给你画,打死我也不吭一声!
▲ 《倪瓒画谱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那么这和他的艺术有啥关系?
其实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皆源自起心动念,人格境界不高,书画作品也会流俗。当我们慨叹倪瓒的书画境界之时,其实就是仰观他的精神境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