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在近代风云变幻的大变局中,难能可贵的是还有这么一位谦谦君子、江南才子,他风流倜傥、卓尔不群,他典雅飘逸、风骨凛然,他站在兰花丛中,脸上挂着自得的笑意,看着芸芸众生的万千气象:喏,这就是白蕉,云间白蕉。
白蕉,这位民国时期的传奇书家,堪称二王帖学的最后一个重镇。白蕉书法潇洒朗畅、才情横溢,其行书更是造诣颇深、直逼二王,沙孟海曾赞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白蕉所存行书《兰题杂存》等作品,字里行间颇有二王行书“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之高古境界,成为了行书学习的极佳范本。
《兰题杂存》
无疑,《兰题杂存》是一件伟大的作品,它像一支红烛,照亮了近世帖学。沙孟海说:“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寥寥数人,都是哪位,沙孟海没说;“数人”能为,“为”了没有,沙孟海也没有说。而历史事实是,自王铎、傅山以后,虽然碑学显而帖学微,而帖派书家亦自不少,但由于历史原因,造就不世杰作,产生像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杨凝式—《韭花帖》、苏轼—《寒食帖》这种人与书的对应关系,一件作品说尽作者风遒的作品,恐怕仅此一件而已。它境界高、技术难、篇幅大、字数多,是一定时段内、一种书法发展方向的登峰造极之作,有不可替代的书史文献价值,有历久弥新、令人玩味不尽的艺术魅力,符合了伟大作品的一切条件。
墨池学院特邀六届兰亭罗华华老师开设课程,以白蕉《兰题杂存》等行书经典作品为范本,重点讲解演示白蕉行书的用笔、结体方法,总结白蕉行书创作中章法布局、气息营造的技巧,帮助广大学员掌握一套有效的白蕉行书临摹、创作方法,上追二王,切实提高自身行书创作水平。
白蕉书法特征(上课时间:2018.03.06 19:00)
一、书法审美中的,意与法的关系
1. 法的概念
2. 意的概念
二、魏晋玄学思想下的二王书风
1. 魏晋玄学
2. 二王书风的审美特征
三、白蕉书法
1. 白蕉其人与近现代书法的帖学复兴
2. 白蕉与二王书风中的审美共性
3. 白蕉与二王书风的技法共性
4. 白蕉的意义
5. 白蕉临习作品的选择
6. 书写工具的准备
7. 白蕉书法主要技法特点
白蕉行书技法详解(上课时间:2018.03.13 19:00)
一、基本笔画和锋面的运用
切锋、按铺、使转、连带、甩锋、收锋、提按
二、偏旁部首及相关单字讲解
三、结体方法及相关单字讲解
四、章法处理及相关篇章讲解
白蕉行书临创转换及未来深入方向(上课时间:2018.03.20 19:00)
一、对临和背临的交叉训练
二、创作训练
三、白蕉未来深入方向
【 导 师 简 介 】
罗华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昌市书协理事。南昌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中山书画院和南昌市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第四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班成员。2011年底由毛国典老师亲自出资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学习。2014年《江西日报》、《书法报》作专题介绍。
【 获 奖 经 历 】
第六届兰亭展入展
第五届兰亭展佳作奖
第十一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展
《书法》第三届百强榜提名奖
“品质东乡”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第二、三届“临川之笔”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江西省第九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
江西省第七、八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
江西省第四届楹联书法展三等奖
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四届草书展
全国二届楷书展
全国三届隶书大展
全国四届扇面书法展
全国首届小品书法展
全国第二届赵孟頫书法篆刻展
全国“生态大连” 书法篆刻展
全国“廉江红橙奖”书法展
全国“沈延毅”书法篆刻展
全国“陶渊明”书法篆刻展
全国“王安石”书法篆刻展
全国“孙过庭”行草书展
全国“信德杯”建党九十周年书法展
全国第五届教师书法篆刻展
【 导 师 作 品 】
如 何 报 名 ?
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