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
这个话题非常简单,但往往最简单的话题却最有探讨价值。原本在中国语境下根本不应该谈中国画怎么看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了中国的方式,不需要再谈。但问题恰恰在于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和每个人存在的方式、生活经历和视觉体验都与印象中如何看中国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怎样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绝对不是单一和僵化的标准,而是伴随着中国画审美方式的历史形成而逐渐形成的,并非有一个人突然拍着脑袋说要这样欣赏山水画。通过呈现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形成一个中国画的语境,才能欣赏山水画。也就是说要去了解中国山水画发展史和技法特点。
山水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不是完全再现于真实性,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于真实背后的,一个主观的绘画空间的一种自我的、内在的结构关系。
魏晋时期的绘画有一种神仙气,隋唐的绘画有一种富贵气,宋以后的绘画则有一种荒寒气。
而到了宋代,文人时代开始崛起。宋代文人清淡为尚的审美方式呈现以后,迅速占据了文化话语权。而北宋时期文人的代表苏东坡、米芾则将这种方式引入绘画,确定了中国画以语言为中心的审美方式。一种是苏东坡戏笔的方式,另外一种是米氏云山。
宋代文人画不再关注所谓的物象特征,更多的是关注笔墨自身的转变与变化。米友仁的《云山图》不在于它画的山像山,树像树,而是在于它的局部。把带有水分的毛笔在纸上流出既有毛涩又有苍润的痕迹,成为了中国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感受。中国画这种笔触的质地,干燥中具有湿润,湿润中具有干涩,所以毛、涩、苍、润所形成的清淡的语言体系是中国画非常重要的一个语言特征。
一笔下去,既有毛涩又有苍润,这是一种极度的笔墨技巧。重墨处的墨是极度透气的,是好几遍积攒而成的,每一遍形成的叠加关系形成了墨色的微妙的的层次和丰富的变化,强调了这种清淡的节奏。这就是运笔,要靠一个画家对笔性、墨性、水性、纸性的功力。一幅好的中国画在强调一个形态特征时,他的笔墨运行果断、肯定,毫不迟疑,但是又恰当地表现出了形态特征。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回避的一幅图。“鹊”是指赵孟頫的朋友周密老家济南的鹊山,“华”是指华山。鹊山和华山相距数十里,不可能入一幅画。这就涉及到中国画的一个审美特质,即文人画超世俗、超功利的审美体验。
从后世来看,《鹊华秋色图》的左侧江渚处理得过于平行,黄公望的江渚绝对不会是这么平行的,一个圆包包的山和尖山放在一起未必就美。但在《鹊华秋色图》中,物象本身的组合并不重要,它的美在于与客观无关的笔墨。画笔变化的幅度极其微妙,可能有笔尖,然后有笔沟,再到笔锋,再到笔肚带一点擦笔,这种极其微妙的运笔变化形成了《鹊华秋色图》重要的审美基础。怎样欣赏一幅中国画?就是天天看好的中国画,看好的中国画的细部和局部,看的时间长了,慢慢就学会怎样看中国画了。
《富春山居图》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品,和《鹊华秋色图》有类似的运笔特征和笔墨感觉,苍、湿、毛、枯、润都统一在一个清淡的、超验的、非世俗审美中呈现出来。
怎样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绝对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有通过欣赏更多的山水画,了解中国画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了充分而细腻的体验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它。也就是说,通过这些体验,真真切切地构建了一些非常细节的关于中国画的审美体验,用这种审美体验才能欣赏一幅山水画,而不是用我们习惯的20世纪积累的图象经验来看中国山水画。
墨池学院特邀于灏老师开设中国山水画鉴赏与创作的课程,通过3个课时带领我们从秦汉走到今天,领略中国山水画发展一路的光彩,并通过对山水画技法和创作构思的详解,使学员深入了解山水画创作的过程和意趣。
下面有报名咨询入口和墨池福利哦 ☟
1、课程的内容是什么呢?什么时间上课呢?
第一课时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演变
上课时间:2018.03.08 19:00
1、不同时代山水画的特点与代表画家
秦汉—魏晋—隋代—五代—唐—宋—元—明—清—近代—现当代
2、不同的画法风格解析与欣赏
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3、山水画派及代表人物
吴门画派、南方山水派、常州画派、黄山画派、米派、湖州画派、虞山画派等
第二课时 中国山水画技法与临摹
上课时间:2018.03.15 19:00
1、山水画的笔、墨、技、法
2、自然对象:山石,树木,点景,云水,人物
3、节奏韵律与笔墨张力
4、详解一幅山水画的临摹方法
第三课时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与创作
上课时间:2018.03.22 19:00
1、绘画语言与笔悄墨趣
解析谢赫六法论
2、立意与意境构成
解析平远、高远、深远
3、创作
意象造型与构图处理
于灏,山东成武人,斋号墨山堂、木溪山房。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2009——2012年授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现为国家农村教育发展中心国博画院(北京)副院长兼第二创作室主任,副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北京万葫堂美术馆特约画家,曹州书画院画师,江西将军书画院(保利·南昌)和杏花村书画院(安徽池州)艺术顾问。
导师参展资讯
作品曾获庆祝澳门回归全国书画大展赛特别金奖
2006年全国教师书画大赛一等奖
入选2008《中国画100家扇面精品》(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之星”高峰论坛(元首走廊)中国画名家收藏展
2011年第五届花鸟画作品展等。
应邀为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创作中国画作品《太行神曲》、为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创作国画《家园》并被清华大学“百年树人”教育基金会收藏,入编《中国画100年》(2014-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有《于灏山水画精品》,《中国当代山水画家——于灏》等作品集。
导师作品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
墨 池 福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