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3岁学书,
32岁师从黄宾虹,
37岁只身万里行。
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

60岁开始专攻草书。
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
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
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

640.webp (15)

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

“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640.webp (17)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名晚,数十年积学厚,涵养富,不仅其书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诚和在诗辞及绘画等多方面的成就,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

640.webp (18)

他的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渗透着中国”天人和一”、”阴阳蜕变”、”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

640.webp (19)

640.webp (20)

640.webp (21)

640.webp (22)

林散之的书法,从其审美观到形式技巧都对国内外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40.webp (23)——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