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webp (52)

他是老舍的义子;
他15岁在荣宝斋办展卖画;
他22岁为毛主席挥毫贺寿;
他为怀念周总理画白梅,获邓颖超赞赏;
他被人们称为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他更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画坛的巨匠”;
他的人生就像是开了挂一样,
他就是——陈大章
欧式古典 分割线

在当代的画界中,修养与艺术并存的艺术家并不多,但陈大章绝对可以算得上其中之一。他能够将人物、山水、花鸟三个领域轻松驾驭,并且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他的世界,了解陈大章的艺术人生。

640.webp (53)

有着十分扎实的“童子功”

陈大章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因为从小生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京城中,再加上是在书画世家中出生,所以从小受家人的熏陶,耳濡目染的也就喜欢上了画画。陈大章从刚懂事开始,就跟在叔叔陈林斋后面“涂鸦”,跟着学习中国画。

640.webp (54)

说起他的叔叔陈林斋,想必文艺圈的人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他是北京著名的工笔画家,最擅长画古装人物、仕女等题材。陈林斋1956年在荣宝斋从事工作,后来在1972年的时候,被调到故宫博物院专门修复临摹古代名迹。陈大章也正是因为叔叔的这份工作,所以从小便可以徜徉在故宫的艺术海洋中,俗话说“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为他后来的绘画艺术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640.webp (55)

被老舍收为义子,15岁开始挂单卖画

陈大章在观摩古今名画真迹,并且潜心研究的学习下,他的绘画艺术突飞猛进,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11岁时便在当地的绘画大赛中,拔得头筹获得了一等奖,当时老舍先生作为颁奖嘉宾为他颁奖祝贺,见他天赋异禀,十分有绘画天赋。再加上当时的陈大章正逢家道中落。老舍见他十分可怜,便称他为“苦孩子”并将他收为义子。

640.webp (56)

在老舍的牵引下,陈大章在各个艺术大家中来回求教,先后得到了齐白石、陈半丁等人的指导,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再加上陈大章自己不断地努力,15岁时,就已经在荣宝斋展出自己的个人作品,开始踏进了绘画市场——挂单卖画。

那个时候的挂笔单相当于现在的个人作品展销会,一般能够这样做的,都是荣宝斋给艺术大家的特殊待遇,而一个15岁的孩子能够在荣宝斋挂笔单,可以说简直是破天荒,不过这也说明了陈大章的“童子功”十分了得!

22岁为贺毛主席60大寿挥墨作画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一个“中国画研究会”,由齐白石担任会长,叶浅予、王雪涛、等人担任副会长,而陈大章也是当时其中之一的常委,并且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因为那时他才21岁。

640.webp (57)

1953年在毛主席庆贺60大寿时,从全国挑选了105位出色的书画家为毛主席挥毫贺寿,其中齐白石是在其中年龄最大的,而年龄最小的便是陈大章,当时的陈大章仅仅只有22岁。当时他还画了一幅工笔人物画《少先队员知春亭跳舞图》,毛主席看后十分喜欢,便将它挂在书房,闲暇之余就拿来欣赏。

640.webp (58)

特画白梅图,只为纪念周总理!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爱画梅的雅兴,而陈大章笔下的梅花可以说是提升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众多梅花中,他唯独对白梅情有独钟,他笔下的白梅堪称一绝,品味起来可以说是别有一番风味。

640.webp (59)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陈大章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敬仰之情,便连夜创作了一幅《白梅图》。因为他觉得只有白梅,才能配的上周总理高风亮节的精神,才能表达他对周总理满怀无比深挚的热爱。但是,却因为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他画的这幅《白梅图》被“四人帮”扣上了“黑画”的帽子,后来被打入了冷宫。

640.webp (60)

但是这并没有打断他继续作画的念头,他更是沉浸在画梅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为了画的更像,他经常孑然一人深入到梅园中,仔细观察他们的形态并记在脑海中,好回去临摹研究。

1988年,正逢周总理诞辰90周年,陈大章又饱含深情的绘制了一幅高9尺、宽4尺半的巨作《白梅图》。邓颖超大姐看到后,亲切地对他讲:“你画的这幅《白梅图》,深刻的体现了周恩来的本质和精神面貌”。后来,这幅巨作被毛主席纪念堂所收藏,保存至今。

640.webp (61)

笔落万株梅,不作等闲花

在他早年临摹的过程中,他大都还是效仿历代画家,画梅多以画单枝为多,并且以画墨梅、红梅的为多。但是慢慢的他发现画单枝根本看不出什么气候,画出一片梅林才能凸显梅花的本色。于是,他便毅然决定画梅林。并且冲破传统,打破束缚,开始着手画富有人性化的白梅。为“梅派”艺术流派中增添了一朵闪亮的奇葩。

640.webp (62)

他习惯在数枝伸展向上的梅枝上,用白粉洒染出花瓣,再施金粉勾勒出花蕊,衬以朦胧月色的背景。显示出白梅的清香,冷艳。

640.webp (63)

最后他通常喜欢在白梅图上题上一首诗:“冰肌玉骨难写真,不染人间半点尘。因遣暗香邀素月,留得疏影作诗魂 ”。这也成为他画白梅的一种风格。

从临摹到创作,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

1953年陈大章在沈从文与郑振铎两位名人的推荐下,调到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主要负责展览设计、古画临摹和绘画创作。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中,陈大章曾经多次参加了考古发掘,对发掘出的古画和古物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临摹、复制。

640.webp (64)

他曾经描绘了战国的漆器纹样,轰动了当时的博物界。并且临摹的六朝古墓壁画成为当世仅存的描摹版本。他还复制了一批历史人物画像,如汉武帝、武则天、努尔哈赤等,为中国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的见证。就连中国文物博物馆的开创者王冶秋都赞誉陈大章是临摹古画的专家。

640.webp (65)

在艺术圈有这么一句俗话“但凡名家出道,均以临摹为始”,齐白石成名之前临摹效仿吴昌硕,黄宾虹一生用力最勤的事情就是对传统古画的临摹,而陈大章无疑也是走的这条艺术道路。而且对于临摹,他还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他曾说:“临摹古人,是学习古人的技巧,揣摩古人的笔意,画家光有笔墨还不行,还得有生活,有社会责任感,有时代精神。”看的出,他在临摹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印迹。

640.webp (66)

一位敢于挑战、善于创新的艺术家

陈大章不仅是一个走出了自己路子的艺术家,更是一位敢于挑战自我、善于创新的艺术家,他在早些年先是以工笔人物为主要绘画题材,代表作品有《仕女图》《童子拜观音》《百子图》等,而且这些作品很早就被人收藏。

640.webp (67) 640.webp (68)

中年时期他又专攻山水画,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水墨山水,都能画的可圈可点,而且他的青绿山水在也可谓是独树一帜,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画法做底蕴,还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在传统的山水画中融入了工笔技法,勾以金线轮廓,画面气韵生动,色彩艳而不俗,被世人称之为“金碧青绿山水”“大章皴法”。

640.webp (69) 640.webp (70)

晚些年,他又喜欢画白梅,开始着手于画花鸟图,可以说是取材广泛,风格多变。

640.webp (71)

不仅如此,陈大章除了绘画技能高超之外,书法功底也同样非同凡响,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在笔墨转换间,一气呵成、洒脱自如,尽显了中国汉字的刚劲有力之感。

640.webp (72)

640.webp (73)

640.webp (74)

640.webp (75)

陈大章生前被称为是“中国画坛巨匠”。但是他却执意坚持不用此称谓,并且继续以普通中国画家冠名。他说:“名不是吹出来的,是画出来的”。小编想这谦虚认真的态度,正是他艺术成功的奥秘所在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