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影响着行笔,进而影响收笔,影响了整篇。
掌握起笔,你要找到笔锋;要找到笔锋,就要找到笔锋在哪里入纸的,也就是起笔的角度。找不到笔锋,找不准起笔的角度,临帖学书则无处下笔,心中无数,手中无把,临不准,学不像,起笔含糊或者顿成一团。
一个点画的起笔,如果非要说有多少可能,你可以精细到360个起笔角度。
下面,我们以王羲之《兰亭序》中几个字为例,找出有代表性的起笔角度作为分析:
一、“点”画起笔角度举例
二、“横”画起笔角度举例
三、“竖”画起笔角度举例
四、“撇”画起笔角度举例
五、“捺”画起笔角度举例
起笔的角度,单独起笔时,与书家的习惯有关,连续书写时,上一笔行笔走向有关。所以,分析、掌握一个具体点画起笔的角度,一定要把这个点画,放在一个连续书写动作过程中进行考虑和定位。如此,才能准确掌握笔锋空中的走向,以及入纸的角度。
大师们的书法,在每一个点画的起笔上都很清楚且丰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先分析到位,再去临摹,然后调整,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大师的技法我们就学到手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