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效应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不管名人代言的什么都会引起抢购,屡试不爽,但这一规律放在莫言的书法上面似乎彻底哑了火。

640.webp (54)

莫言原名管谟业,在2012年的时候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一时间火遍了祖国大地。甚至开始有许多人以莫言的口吻来杜撰短文,势头不逊于李白说、鲁迅说之下。

如:《群是什么?》“群是个集体,也是一个家,是知识的海洋,是心灵的港湾,是事业的平台,是休闲开心的驿站。大家天天给予彼此不同的祝福,探讨着精彩的话题,交流着心得体会;几句言辞,几多问候,代表着真诚友谊。天高,路元,对群的牵挂是永久的慰藉。原珍惜缘分,珍惜情感,感恩传递佳音的朋友,感恩身边无私奉献的朋友,感恩有你!”

“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却是一辈子的财富。学中悟道,缘来是你。”

“拥有一个高质量、正能量的群真好。”

诸如此类的鸡汤段子数不胜数,每每后面都会标注-作者莫言。为此莫言曾多次辟谣,称自己没有写过这样的句子,可见莫言的名人效应。

但就是这么一位名人,却在艺术上跌了大跟头,名人效应和市场运作都捧不起来。

640.webp (55)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据坊间传言,是有一公司有意运作莫言的书法价值,拿出上千万来捧莫言的书法作品,于是前段时间屡屡出现莫言书法成交价近百万元的新闻,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沉浸此道数十年的书法家的价格。

这种炒作的手法,惯用在艺术圈,也确实帮助了一些画家迅速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

640.webp (56)

但这个办法用在莫言身上彻底没用了,原因有很多,比如莫言书法作品实在太多,据莫言说,他平时写字都用毛笔,可见有多少书法作品。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价与值不匹配。

莫言也多次坦言,市场上有许多标注莫言的书法作品实际上不是他本人写。可是,莫言喜欢写书法也是众所周知,心情好来一幅,心情不好也写一张,写文章的时候顺手写几个字。

640.webp (57)

他也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在写作之余,经常拿起毛笔,临一临古人的帖,学习古代的碑,希望让自己的书法技艺有所提高,能够使毛笔写的字变得好看一点。

不过从这几年莫言的作品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进步,小编也实在欣赏不来莫言的书法作品。但就是这样的作品,却被许多专家评价为有意境,率真,诚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