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章士钊,右潘伯鹰
潘伯鹰,是20世纪书坛的重要人物,精于书法;章士钊,则是著名民主人士、大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两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好基友”,感情深厚。因此,章士钊在这位大书法家面前写信交流的事,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为了不“班门弄斧”,不至跌份儿,章士钊每次给大书法家潘伯鹰写信、寄诗,都是工工整整的抄录,稍有懈怠,或自感不满,就一定会在信中道歉,十分有趣。
章士钊录潘伯鹰诗
在方格内抄录的是潘伯鹰的代表诗句,章士钊非常考究地用“自用笺”工整认真地抄录,字迹颇具稚趣。这样的章士钊可能会让大家有点意外。章士钊是谁?他是一只“老虎”。他年轻时积极宣传国民革命,把“孙文”改成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孙中山”,也曾大胆怒怼袁世凯、段祺瑞,无惧蒋介石,他甚至还在文革时期大胆给毛泽东、刘少奇两位主席写信,劝他们“化豺狼于玉帛,易戟指为交心”,一般人看来,一次次的“活腻了”。
你难以想象,这样的章士钊,在朋友面前表现出来的谦虚、柔婉与崇敬。
章士钊致潘伯鹰手札
我们看到上方信中划线部分:“右诗道意而已,且以宿墨和破笔书之,绝不成字”。大意是:抄录这几首就是略表一心意,但用的是昨夜宿墨和一支破笔,写的字太丑了,你不要嫌弃。
章士钊致潘伯鹰手札
看到划线部分,“右诗写成,凡间歇三四次,以是日,来客独多之故,字之恶劣不暇计也”。大意是:这首诗书写过程中,三四次有客人来扰。字有点丑,实在顾不上了。
章士钊致潘伯鹰手札
章士钊对书写用纸用墨都非常讲究,得到新纸,非常欣喜。不过,写字时又紧张了。看到划线部分,大意是:这几张纸都是好纸,可惜我的书法太差了配不上。还有十几首想写,因为舍不得纸还是作罢了。让你见笑。
民国之所以是民国,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风有骨,敢爱敢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