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17年12月26日 下午2:30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26日——2017年12月29日
展览地点:清秘阁(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2号)
主办单位:徐正濂印友会
承办单位:清秘阁
协办单位:宝续堂 重文堂 泰丰文化 元社 西湖画会 品逸美术馆 凤凰画馆 画盐文化 艺境画廊
学术支持: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画杂志社
媒体支持:国学频道 《书法导报》 《青少年书法》 中国篆刻网 中国书法网 《北京商报》 新浪收藏 《品逸》 《西湖画报》 凤凰书画网 墨池
2017年12月26日下午,“听天问道——1+8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北京清秘阁开幕。本次活动由徐正濂印友会主办,清秘阁承办,宝续堂、重文堂、泰丰文化、元社、西湖画会、品逸美术馆、凤凰画馆、画盐文化、艺境画廊等多家单位协办,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中国书画杂志社为学术支持。
本次展览展出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书协副主席徐正濂先生及赵明、李青、谷松章、常朝晖、林晖、杨中良、何国门、高向仑这8位弟子的书画篆刻新作60余件。开幕当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书画爱好者300余人参观了展览,并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 展 览 场 景 】
开幕式现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家》副主编张公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著名书法家魏哲,书法网CEO一痴,《中华书画家》编辑部主任顾工,凤凰美术馆馆长柳青凯先后做了精彩发言,对于展览给予高度评价。作者代表赵明讲述了23年以来与徐正濂先生学习篆刻的情谊与收获,最后由徐正濂先生致答谢辞。中国书协理事杨中良主持开幕式,中国国家画院曾翔,《收藏家》杂志执行主编唐吟方,宝续堂文化公司董事长任莉莉,著名画家陈震生、张树、王可苡、巩海涛、韩修龙、叶辉、金美兰,尚艺院长董玮,中国书法家网丁剑等人参加活动。国学频道、《北京商报》艺指、《品逸》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 开 幕 现 场 】
此次展览缘于23年前“徐正濂篆刻函授班”,八位弟子都是当年函授班的学员。有感于徐正濂先生的学问与品格,师生情谊,越发深厚。相聚一堂,甚是欢畅。
先生在序言中对每位同学逐一点评:
“赵明兄的古玺早就饮誉印坛,当年石开先生编纂建国以来著名篆刻家印集的时候,就对其印大为赞赏。赵明兄的古玺气韵醇厚,线条老辣,章法收放自如,尤其字法之奇,往往有出人意表的情趣,然而又字字有来历,盖厚积之薄发也。
艺术篆刻发源于秦汉印章,秦汉印章多以铜材为胎体,或铸或凿,或阴或阳,或巨或微,或方或长,蔚为大观。至元明改用石材,虽与印人方便而失本真矣。李青兄继绝世,复古制,以劲腕凿坚铜,线条强韧拗折,屈铁断金,别有一番雄浑锋锐气象,令人耳目一新。
谷松章兄是鸟虫篆和玉印的高手,刻来古雅瑰丽,以圆转又能生辣为难得,细腻中不乏雄厚,流美中极见沉凝,严谨中不失灵动,端方间进退裕如,所谓印如其人,人如其印者也。
我是很久未读常朝晖兄之印了,忽然见到,竟生惊愕:其劲挺锋锐处有黄牧甫之精神,“梁园”印平正中见奇宕,赞!我也习黄印久矣,蓦然回首,高手竟不在灯火阑珊处。
林晖兄之古玺雅人深致,章法疏疏密密,极得宽能走马、密不插针之妙,而线条间游走自如又参差错落,圆转而不弱,骨力内涵,气息温婉气韵恬淡气格清隽而气象则奇宕也。
杨中良兄擅长丹青,笔墨隽永,气象万千,篆刻余事耳、遣兴也,但是刻来不失古制,小中见大,柔里含刚。其擅刻佛像印,心诚刀正,法相庄严,阿弥陀佛。
何国门兄以独创之楷书印名世,拙、奇、厚、雄,大俗而大雅,似新而实古,面目憨厚而暗藏狡狯,读之回味绵长,常有莞尔一笑之时。“何楷”入印,开印坛一派新风一脉生意一泓净水一条别径,给人启迪。
高向仑兄工作忙,我不知其刻印现在多乎哉抑或不多也?但是基础在,灵气在,积累在,气息也在,下刀老练,线条清劲而沉实,平中现奇,往往有意态诙谐处,颇有可观。”
【 观 众 看 展 】
【 展 览 合 影 】
“听天问道”1+8篆刻作品集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展览当天与读者见面。据悉,在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9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