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门 七 子 国 博 展
—— 李 明 先 生 作 品 欣 赏
名家介绍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艺术中心艺委会副秘书长;
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代表;
中央数字电视台书画频道《名家临碑帖》节目主讲老师,曾主讲赵孟頫行书《洛神赋》32讲;
2007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成员,国书会副会长,沈门七子之一。
作品四十余次在全国大展中参展获奖,曾获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五届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二届兰亭奖、第九届全国展提名奖,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全国二届扇面展提名奖等。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的“沈门七子书法展”于2017年12月9日15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空军原副政委王晓龙,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罗平飞,林业部原副部长赵学敏,原总政宣传部部长、第九届中国文联副主席周涛,空军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周卫平,解放军报社原总编辑谭健,中部战区空军副政委衣剑辉,武警陕西省总队原司令员王春新,原第二炮兵装备部政委冯传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中国书协顾问张飙、申万胜,中国书协副主席何奇耶徒、刘洪彪、刘金凯,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等以及在京部分理事、全国各地书法爱好者、院校学生10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分别讲话,“沈门七子”代表龙开胜致答谢词。沈鹏先生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开幕式,但亲自撰写了贺信,表示对七子展览的祝贺与鼓励!开幕式由著名主持人王志主持。
“沈门七子”展作者分别是:王厚祥、刘京闻、龙开胜、周剑初、李明、张志庆、方建光,他们均为中国国家画院开办的沈鹏课题班的优秀学员,都在全国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都是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中青年书法家。展览从2011年开始已分别在山东滕州、北京、江苏南京、山东济南、四川成都、甘肃张掖等地成功举办了六届,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是第七届。七年来,“沈门七子”在沈鹏先生“弘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这16字方针指引下,在执行导师曾来德先生的精心组织下,严格遵从沈鹏先生的教学理念,深挖传统,植根经典,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的共同特色是传统功力深厚,艺术感染力强,既有传统笔墨语言,又有鲜明的现代气息,笔法运用的熟练度,线条墨色的表现力,章法构图的掌控力,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震撼力。他们继承古人,又异于古人,相互间都有各自特色,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面貌和艺术语言:王厚祥的大草纵横驰骋,挥洒自由,线质苍茫,千姿百态,具大唐气象;刘京闻深得二王笔意线质古朴厚重,欹正变化,疏密相间,得晋人意韵;龙开胜五种书体均有很好表现,楷行尤佳,结字凝练平和,不激不励,风规自远,颇得魏晋风度;周剑初五体兼习,大字雄浑苍茫,小字险峻耐品,古拙潇洒;李明大字楷书线质老道,结字开张,小楷沉着痛快,疏密得当,行书得晋人法度,悠然自得;张志庆的大字行草线质苍茫老辣,章法疏密相间,小字行草温文尔雅,颇有宋人尚意之风;方建光深得二王意韵,用笔自然,变化丰富,又参以米意,结字奇崛,耐人寻味。他们通过不断地展览,和各地广大书家形成良好的互动,得到了各地书家同道的关注和赞誉。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0日,展览结束后,七位书家将把这次展出的作品全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分别向七位作者颁发了捐赠收藏证书。
(请点击图片横向欣赏)
此次,墨池学院特聘导师沈门七子李明老师带领大家通过对《汲黯传》的学习,对钟王小楷多做揣摩。学赵孟頫就要学习晋唐,体会古人的章法布局、节奏韵律、书写技巧等。
【 课 程 安 排 】
第一节 用笔特点
2017年12月15日 19:00
《汲黯传》的风格特点分析
用笔的轻重与虚实
书写中的发力方法
小楷书写的节奏
临摹示范
第二节 结字特点
2017年12月22日 19:00
适宜小楷书写的笔、纸、墨
点画和结体的丰富性和随意性
结字特点解析
字态的正斜表现手法
第三节 临摹示范
2017年12月29日 19:00
不同的书写状态带来的虚实对比和动感
适宜小楷内容创作的形式
小楷小品创作示范(扇面、斗方、条幅等)
课程开课在即
机不可失
心动不如行动
扫码订阅课程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麦嘉 | 墨池课程顾问(mochimaijia)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