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书法家提名展 殷海书
时间 | 12月2日
地点 | 苏州站对面平四路笛岸台
殷海书 ,1968年5月出生,安徽宣城人,文学学士,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鸿达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南吴门书社社员,逸庐书院李双阳导师助教,宣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宣州区政协委员兼文教卫专委会副主任,宣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宣州区书画院院长。
2006年起师从著名书法家刘文华、郑晓华、崔胜辉、李双阳诸先生学习书艺。曾荣获“宣城市第五批拔尖人才”、“宣城市首批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皖军100强”、“安徽省百名富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书法人才”、“皖军书法隶书20家”等称号。
2012年4月赴美国参加“中国书法赴美作品展”及交流访问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何二水”奖学金。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全国首届临帖展、全国第二届篆书展、“平复杯”第二届全国书 法篆刻展览、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
【 活 动 现 场 】
现场参加开幕式的有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画院院长刘廷龙,逸庐书院导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李双阳,著名文艺评论家董水荣,墨池CEO冯错,殷海书老师家乡宣城市人大、政府、文联、书协及宣州区政协、文联、书画院等单位相关领导,鸿达书社常务副社长陈新,中国电力书协副主席乐长江,南京栖霞区文联副主席方政、苏州工业园区书协主席钱玉清及著名书法家张新锋、李世水、史明杰等和书法爱好者、各地好友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展览。
开幕式结束,举行了“殷海书书法艺术研讨会”,研讨会由董水荣老师主持,各领导、书法家、以及殷海书老师的书坛朋友们在研讨会上发言,对殷海书的书法艺术进行了讨论。
在展览进行的研讨会上,刘廷龙老师在发言中提到:“殷海书是我省隶书的代表书家之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融合了北方的雄强和南方的娟秀”。
李双阳老师在发言中也提到:“首先殷海书怎么看都是个大好人,有热情、有正义。如同朱时茂一样想演坏人都演不了。这是他骨子里带出的正大气象,很自然的就表露在了作品中”。
殷海书目前的隶书创作重心,放到了不同线质表现的书写视角上。比如这段时间看到他大量地应用《石门颂》那种圆劲的线质。这不仅仅是对线质本身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将《石门颂》放松而写意的线条感觉带到了隶书创作中来。他的隶书内质里都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尽管他并不开张和放逸结构造型里,也能体会到笔调里的那种写意的精神。很显然,他写意的调控主要通过线质把控获得实现。这次作品有的是细线表现,意在细线中寻找凝练意味。也有更多壮实的线条,厚重而带轻松的笔调。通过对线质夸度的尝试,他的隶书表现进入了一个较为开阔的调度空间。在线条的表达上,使他的行草书也有不俗的体现,以隶书见长的书法家,很少能在行草书上有这种自如的表现能力。
殷海书对线质表达的自觉中,我们还是看到他更倚重那种厚实、庄重的隶书品格。他能在这一风格体系内部找到与生命更为帖近的感受。那种不事夸张,内敛、方正审美自觉。这可能与他长期临习《张迁碑》一路风格的隶书经典有关。另一面也可能与他的审美基调相关,审美根连着个人的修养、品质、习性。隶书只要表达出了各种内在的、动人的生命基调都可谓是正道,他找到了自己的隶书表达正道。
殷海书在方正、厚实的途中,还在不断的做纯化与提炼。他众多的尝试,也是提炼的基础方式。我感觉他的纯化与提炼还没达到那种预期的高度,比如在细线隶书表达上,线条一细化,形体就松散了。厚实线质里时有过分草率的“写意”成分,有时带有不少今人隶书轻率。如何写出贴近生命品质的深度作品,他还在寻找自己的途中。
董水荣
现场展览作品以隶书见多,其笔法厚实、庄重的书法品格从本次作品中就可见一斑。
宣城市的领导们一直认为殷海书老师是宣城书法的代表人物,殷海书老师也是逸庐书院的助教老师,不光自己写得好也教的好,带出了很多省书协乃至中书协的会员,为宣城的书法教育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作 品 欣 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