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华,(1839-1911),晚清“海派”画坛具有创造精神的代表画家。其画气势磅礴,可与吴昌硕媲美。蒲华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室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剑胆琴心室、九琴十研楼。浙江省-嘉兴人。自小喜读书,能作文章,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其性格追求自由,与窒息个性的科举八股文-格格不入,最终只得秀才,从此绝念仕途,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
他在嘉兴时,家境贫寒,曾租居城隍庙,一心致力于绘画,为人朴厚,淡于名利。22岁结婚,与妻贫困相守,情感志深。这一时期,在他清苦平静的生活中,激起幸福的欢乐。他与友人结成鸳湖诗社,看花、饮酒、赋诗,意志甚豪。1863年,与画家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了,这对视功名富贵为身外之物,而注重感情的蒲华来说打击沉重,悲恸情怀。在他的诗中道出“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良缘何其短?”的心境,表述其内心深深的悲痛。当时他32岁,无子女,但他只企求“魂兮返斗室”,从此不再续娶,至老孑然一身。后来寓居上海,邻里住的是妓女,也能洁身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