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开始逐步拆除户外牌匾标识,目前已经拆除违规屋顶牌匾两千多块,并预计在年底前拆除超过一万块不合格广告牌匾。此消息一出,众商家哗然~

有好事者站出来分析:之所以强力拆除广告牌匾,是因为近些年商家在树立广告牌匾时一昧的追求商业利益,广告牌匾往往奇大无比,形状奇特,颜色也是鲜艳到扎眼,以至于参差不齐的牌匾,逐渐高耸入云,打破了城市天际线的整体和谐,直接给整个北京城抹黑了。

640.webp (8)

网友对于不同地区招牌广告的调侃

牌匾又称招牌、匾额, 小小的一方匾额, 融入了中国的辞赋诗文、 书法篆刻、建筑等艺术, 集字、印、雕、色为一体。

而就在几十年前,电脑字还没有兴起,整个中国大地上,无不悬挂着用中国书法题写的牌匾。我们现在之所以向往具有中国元素的小城,是因为我们能在那里循迹中国历史,那些牌匾正在述说着他曾经的艺术魅力。那些由一个时代的名人大师所书写的牌匾,恰恰代表了他们曾经的辉煌,真实再现了我们的中国。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匾额堪称建筑物的灵魂和眼睛。对于中国匾额的历史演变,有位学者曾这样总结:“匾额起步于两汉,发展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而当下中国的牌匾书法却鲜有人提及。

640.webp (9)乾清宫牌匾 “正大光明” 顺治皇帝御笔亲题

640.webp (10)

“三苏祠” 何绍基题

牌匾最初运用在帝王的宫殿上, 后来逐渐发展到文人士大夫居所, 或彰显祖德,福佑后昆; 或寄托理想,激励壮志; 或教育子孙,昭示后人, 堪称不朽的牌匾,传世的墨宝! 

从题写范围上划分:

有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

640.webp (11)

从材质上划分:

主要有木质、石材和金属三种,但以木质居多,石材和金属的较为少见。牌匾漆地以黑色居多,也有紫、红、蓝、绿、棕等颜色。文字最常见的是真金字匾,所谓真金字匾,即在字上敷贴金箔。

640.webp (12)

“同仁堂”可以说是“中药”的代名词!1669年创立,历经八代皇帝。同仁堂最早的一块匾额是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由壬戌科的状元孙岳颁题写,现在的匾额则是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题写!

北京的“都一处”烧麦馆的牌匾据说是清乾隆皇帝所书,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不但字号为乾隆所赐,而且现在其店内所摆虎头匾也为乾隆皇帝御笔。

640.webp (13)

该匾独到之处在于不仅仅是皇帝御笔,椭圆形的造型、左右侧形似玉兰花的蝠头,且各有九个代表着天长地久的花瓣儿,也都隐含着此匾系帝王所题所赐。“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象征着至尊至大,多附会于帝王,有“九五之尊”之说。 说到这里,坊间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乾隆年间,纪晓岚被推为一代文宗,人们都以能得其墨宝为荣。和珅也附庸风雅,请其为自己新建的宅第题写匾额。纪晓岚郑重其事地为其题写两个大字:“竹苞”。并说是取自《诗·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稳固,枝叶繁荣,以贺其豪宅落成,同时祝其家族兴旺。

640.webp (14)

和珅大喜过望,精心装裱,并把它挂在最显眼之处,以示炫耀。乾隆帝某日大驾光临和府,看到“竹苞”二字,开始颇为不解,继而忍俊不禁,这才揭开其中奥秘:所谓“竹苞”者,“个个草包也”。

再往下说,近现代,书法家、政界要员、 文人等也在光顾琉璃厂时 写了很多牌匾, 有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 徐世吕、吴佩孚、郑孝胥、黄宾虹、 张伯英、曾国藩、张大千等人。 现代文人和书法家写的牌匾也不少, 如郭沫若、启功、赵朴初、邓拓、 舒同、李可染、吴作人、溥杰诸人, 都在琉璃厂留下了墨迹。

640.webp (15)吴昌硕题

640.webp (16)启功题

640.webp (17)徐悲鸿题

如今,数十年、数百年过去了, “老字号”和它的牌匾 仍然是老北京的文化标志。 老字号门楣上那一方方各具风采, 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 字体或端庄饱满,或清秀俊雅, 或古朴拙正,或洒脱飘逸, 无不令人驻足欣赏。 它既是一幅美妙绝伦的书法作品, 更是一种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只要我们重识牌匾书法之美,端正树立招牌广告的态度,我们中国的牌匾书法和招牌广告一定能焕发出再次震撼世界的光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