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经常感叹,

书法没落了,电脑键盘取代了手写,

也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

以及审美普遍缺失之现状。

其实,倒回到70多年前的民国,

当钢笔的普遍使用,

当时的人们也感到书法受到了威胁,

毛笔的用武之地已经越来越小。

640.webp

 

 

 

640.webp (1)

所以在1938年,虽全国处在抗日战争中,

民国教育部仍然一纸电文,

要求各地教育厅大力推广书法,

要求书法进入中小学课堂。

见上图,这是一封急电,

讲提升写字对国人的重要性,

讲书法此刻面临的危机,讲如何推广习字。

640.webp (2)

640.webp (3)

“切切此令”之下,一套学生专用书法字帖出炉,

其中有历史上的名家如颜真卿《多宝塔》,

但更多是近世如成亲王、钱南园、赵之谦等的楷书,

还有一本小楷字帖,

就是当时商务印书馆一名员工的手笔。

640.webp (4)

640.webp (5)

“星录小楷”,这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只不过,这代人如今已经八九十岁了。

作家李国文写过一篇文章,说他小时候练字,

大字就是《多宝塔》,小字就是《星录小楷》,

那时候字帖远不如现在丰富,但是这小楷确实滋养了一代人。

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整个童年都被习字课本美翻了!

640.webp (6)

640.webp (7)

“星录”,清代童星录,即童式规,

上海嘉定人,清朝出生,

民国任职于商务印书馆,解放后去世。

童老弟子众多,当时影响很大,

但在书法史上,你很难找到这个人。

可是他的小楷写得实在“好看”,

作为一位著名的书法普及者,理应受到尊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