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座位帖》是广德二年(764年)颜真卿写给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信稿,凡七十六行,近二千字,本应称《给郭英乂之书》,但因为其内容为对郭英乂在百官集会时对坐次安排不当提出抗议,故一般称其为《争座位稿》或《争座位帖》。
米芾《宝章待访录》:“秃笔,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也,世之颜行书第一书也”向来言语刻薄的米芾,对于颜真卿的行、草书却赞不绝口。清阮元评道:“《争座位帖》如镕金出治随地流走,元气浑然,不复以姿媚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 作为稿书作者凝思于词理,意不在字,但满纸浩然之气篆籀圆熟流与心,形著于迹,开阖宏肆,得之意外纵横使转,妙尽“锥画沙”之神韵。
《争座位帖》颜真卿(局部)
颜真卿一方面成功地将篆隶和张旭草书的笔意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又吸取了民间书法中的优秀养分,如前凉《李拍之书》与颜行书有极为相似的渊源关系。籀篆笔意,笔划中实,外拓的结体,紧密的章法是一种暗合。 从笔触上讲,直起直落,大气浑成从而打破藏锋与露锋的界线,凌空而落,锋芒自然藏于画心。随铺随绞,由于下笔较重,笔划则安排字的四周形成鼓状,一种外拓笔势,字距紧密,章法上巧妙地运用字内空间变化,不使其平其正,大小疏密,纵横开合的对比,更为夸张,行间产生一种互相相衔接,相避就的无行无列的章法形式。将一组组对立的关系揭示出来,通过表现利用对立双方存在着互补关系,将分散的单字浑成一体,在这些关系中尤强调体势,使每个字造型不稳,左右欹侧,必须通过上下左右的字的相互配合才能建立平衡关系。这与西周早期金文的格局十分相似。整幅作品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烟雨苍茫的艺术效果。楷书、行书、草书揉合通篇的书法中,这种“古今杂形,异体同势”的技法在《争座位帖》中给以充分的表现。
《争座位帖》颜真卿(局部)
《争座位帖》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归根是把绞转与平动、铺毫(提按)笔法发挥到了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笔锋随绞随铺,节奏变换,点画如虫蚀木,古质朴茂而元气磅礴,卓然为一大宗,开千年风气。
墨池学院特邀林占维老师,帮助广大学员通过《争座位帖》的学习,掌握颜真卿行书的用笔、结体方法,通过临摹训练找到行书创作的规律,在自然流畅的书写中表达自己的情性。
导 师 介 绍
林占维,1979年2月出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师承宋维华、唐之鸣。书法取法颜真卿,2014年陈振濂教授蒲公英计划全国十佳学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获奖/入展
入展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浙江省第七届陆维钊奖中青年书法展铜奖
2016年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新峰计划20家 入展
全国首届牡丹奖书法双年展
书法取法颜真卿行书三稿
作品欣赏
课 程 安 排
2017年12月07日 19:00
1.学习《争座位帖》的意义
2.学习《争座位帖》的工具准备
3.《争座位帖》与其他颜真卿行书的联系
4.《争座位帖》章节临写讲解示范
2017年12月14日 19:00
1.篆籀绞转笔法
2.基本笔画的写法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3.用笔形态的变化及相关单字讲解示范
2017年12月21日 19:00
1.偏旁部首的基本写法与变化
2.典型结构的基本写法与变化
3.章法处理
2017年12月28日 19:00
1.历代书家学习颜真卿行书的经验
2.意临
3.集字创作
4.结合其他颜真卿行书进行融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