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部坣書畫舫主人 何东
没骨花鸟作为传统花鸟的一个重要分支,深受人们喜爱。我最早关注的是清初恽南田,清新、雅逸,色彩明快而没有脂粉气。及至有一次在苏州博物馆见到了几页扬州画派的边寿民的芦雁图,我便被其空灵的构图、素淡的色调、辽阔的意境所感染,由是爱不释手,便搜集了边寿民的相关画集进行临摹学习。
边寿民芦雁图
边寿民的芦雁图,其技法运用的是阔笔没骨,略施淡墨和赭石,芦雁的喙部和脚部均为橘黄,体羽有纹路,其结构相对简单。然而,芦雁的飞食鸣宿极具动态,所以又有千变万化的姿态。或飞翔高空、或觅食沙滩、或栖息芦丛、或凫水湖中、或集聚沙汀、或振翅欲飞、或俯冲欲栖,总之,芦雁极具动态。
边寿民芦雁图
边寿民自号苇间居士,后世人称其为边芦雁,可见其对芦雁的喜爱至极、观察至深。若以富贵和野逸分花鸟画,无疑,边寿民当为野逸一格。
何东画作
边寿民一生曾七次参加科举,因一再不中,故绝意仕途功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体制内的书画工作者,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的作品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雍正皇帝曾经见过边寿民的芦雁图,对边寿民的芦雁图给予了肯定,其芦雁图宫中还有过收藏。皇家的收藏便可证明边寿民的芦雁图在当时的影响之广。
何东画作
边寿民笔下的芦雁,可以说是其人生的内化,与其说是画芦雁倒不如是说画其自己。明末清初的江南,商业经济的兴起,为扬州画派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外部土壤。边寿民一生鬻艺自给,游走四方,奔波南北,正如笔下的芦雁羁旅天涯。从边寿民的芦雁图题款中,我们可以探得其对人情世故的感悟、对世情冷暖的体验、对人生百态的观察。因此,边寿民的人生和其笔墨是有机统一的,这便是其独特之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