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讳字忌日记》,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建,隶书,清咸丰二年(1852)出土。初在浙江省余姚客星山下周家。初拓本皆钤有”周世熊”及”余姚客星山周清泉手拓”印记。

640.webp (3)

《三老讳字忌日记》局部

1921年秋,“碑转徙至上海,为京江陈渭泉所得,日人欲以重金购之。事为浙人姚煜、沈宝昌知悉,即与同里人丁辅之等募集款项,以八千金售得,石遂免于流于外域。原石现在杭州西泠印社”(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活泼烂漫的《三老讳字忌日记》是汉隶中颇具特色的一件作品。

640.webp (4)

《三老讳字忌日记》局部

他的笔画虽有波磔波挑但并未着力重按,肥瘦粗细节奏变化不大。所成之点画藏头护尾,纵收得体,沉稳遒劲,甚有力度,单字结构亦别有特色。一字之中往往半边取直而另一半则笔画逸出,打破了平直相似的格局,使整个字顿生异彩。

640.webp (5)

《三老讳字忌日记》局部

更兼横画处理上、有的上仰有的下俯,有机结合并统一于一字之中,整体字形结构,有的虚中以取外满,有一的收紧中宫而笔画纵逸。“在”“卯”等字属隶书体势而字形全依篆法,置整幅字中亦十分协调。

640.webp (6)

《三老讳字忌日记》局部

以章法论,此作继承了西汉简帛书有行无列的传统。碑文分列左右两方,右方分四截,每截行数,每行字数不等。左方列长行3,行飞30字,两方记217字。整幅字烂漫多姿,使羲之视此,断无“状若算子”之讥诮。与之相类者有《仓颉庙碑题铭》。石原在陕西省白水县史官村北仓圣庙,1970年移人西安碑林。二碑虽南北异地,相隔千里之遥,而书风相近,活泼烂漫,饶有风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