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方面
《西狭颂》首先是一部珍贵的汉隶真迹书法作品。
东汉建宁四年即公元171年,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公元前221年)的小篆字体已有近400年,其时,官方通用文字已由“秦篆”完成了向“汉隶”的过渡,呈现出规整、匀称、中和的成熟之象。《西狭颂》书体规范、方圆饱满、曲直变换、舒展多姿,已具波磔之笔法,但不少字还有篆书结构。结体方整雄伟,庄严浑穆,笔力稳健,兼备蓄势待发之气韵,于方整中又带圆融,敦厚笃实,气韵浑厚,气魄宏伟,堪称隶书之典范,汉隶之正宗。清人方朔赞曰“宽博遒古”;徐树钧评说:“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中”;康有为评为“疏宕”;梁启超谓之“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日本学者认为是“汉隶摩崖的最高杰作”。篆、隶、楷、行、草五体,《西狭颂》宗为汉隶之正则,被奉为汉隶之圭臬的杰作,在中国书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备受历代书家推崇,凡研习书法者,多必用心临摹此帖,细细揣摩汉隶之神韵,对后世特别是近现代的书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今后,它仍然是研究书法、学习隶书者实地观摩、领悟、修习的圣地,具有历久弥珍的永恒魅力。
文学方面
《西狭颂》是表颂兼备的一篇优秀范文。
“颂”作为古代文章体裁之一种,用于歌颂表扬,其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也可颂德政和武功。刘勰《文心雕龙·颂赞》篇提出:“颂唯典雅,辞必清铄,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西狭颂》其原名《惠安西表》,表者,明也,标也,如物之标表。《西狭颂》也是一篇陈事、颂德,使西狭行旅化难为安的表体文章。两汉时期,汉赋成一代文学之主流。从文本看,《西狭颂》源承《诗经》,近亲《楚辞》,时接汉赋,是一篇文采斐然、颂表兼备的华章,也是一篇写人记事的精短辞赋,其非诗非文,亦诗亦文,兼具诗的韵味与文的宏旨,文学性十分鲜明。其特点,一是在篇章结构上严谨缜密,绚丽雅整。开头记述李翕身世及政绩;正文多为韵文,“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极尽描写刻画之能事;结尾“乱以理篇,写送文势”。二是记事颂德,铺陈简约。三是字锤句炼,富瞻华丽。可谓丽句与深采并流,记事共颂德俱发。东汉王充在《论衡·佚文》中说:“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载。”《西狭颂》虽区区数百字,却承载了“劝善惩恶”“匡济薄俗”之教化重任。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称“汉之赋”乃“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西狭颂》作为汉赋之短章,颂体之范式,是文苑奇葩,如空谷幽兰,绽放在古老的悬崖峭壁之上,散发着恒久迷人的芬芳。其汉风雅韵,今后仍将是文人雅士观瞻、领悟、品味、撷萃的实体教材。
吏治思想方面
《西狭颂》又是一座歌颂地方官员德政的千载丰碑!
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得以一花独放,独步天下,成为显学和经学,盛极一时。《西狭颂》及摩崖石刻群集中反映了儒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理念,彰显了太守李翕勤政为民、刚健有为的精神,凝结为西狭颂文化的思想内核和精神之光。
灵帝(156–189年)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加之党锢之祸,社会矛盾激化,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这样社会动荡的历史条件下,李翕、耿勋等施行仁政,推行德治,改善民生,实属难能可贵。
从某种意义而言,西狭颂文化的核心就是励精图治、报国安民、攻艰克难、造福一方。凿山开路,既是治理一方的基础建设,又是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李翕天资明敏,年少得志,施政为民,政绩卓著,为民称颂,实乃勤政为民、奋发有为的生动体现。明朝胡缵宗说:“伯都历三郡,考之渑邑,成郡之碑,乃汉之良吏也。”李翕因之名垂千古、光照后人。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修齐治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政治追求、责任担当、人格自觉和道德情怀。执政为民、勤政爱民、施政惠民,当为治国安邦的核心理念。刚健有为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处世为人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西狭颂文化彰显了为政以德、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重要思想观念,凸显了讲仁爱、重民本、崇德政、尚和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这些思想观念和人文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历代在成县、武都地区任职的地方官员以及当今各级领导干部,凡参观考察过《西狭颂》与《耿勋碑》的,无不受此启迪与感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众多艺术家也以此为源泉,创作出了大量诗词、戏剧、歌曲、散文及书法、绘画作品,滋润着人们的灵魂,激励人们奋进。《西狭颂》的吏治思想价值历久弥新,值得永远阐发与光大;今天,无疑更加需要高扬勤政为民、刚健有为的精神大纛,始终奋力前行,为民众谋求新的福祉,为中华实现新的梦想!
此外,《西狭颂》正文后的题记,记载了参与工程的各类官员职务姓名和石刻撰文、书丹者,为研究汉代地方行政体制、机构设置、官员配备、地方文化名人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史料,亦有重要研究价值。
交通史料方面
《西狭颂》是汉代区域交通建设的重要史料。
《西狭颂》生动记述了李翕整修之前的路途交通状况:“郡西狭中道,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下有不测之溪,阨芒促迫,财容车骑;进不能济,息不得驻,数有颠覆霣隧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栗。君践其险,若涉渊水。”生活在我国古代内陆的人们,凭藉经验和习惯,往往逐水而居,沿流而行。当时的武都郡,辖区除含现陇南地界,还包括现陕西凤县、略阳等地,郡治所在的下辨道(今成县),又在其辖区偏北,其大部分辖区在南在西。另外,由于西秦岭隔阻,武都郡入关中乃至中原,西去河西,北上秦陇,以至经略西南辖区,都必须出西狭,然后沿西汉水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故西狭为必经之咽喉要道。“弱冠典成,有阿郑之化”的武都太守李翕,发现西狭道路艰险,立刻意识到“今不图之,为患无已。”并迅即部署,整修道路,“鐉烧破析,刻刍磪嵬,减高就埤,平夷正曲,柙致土石”。经过艰难整修,西狭道“坚固广大,可以夜涉”。自此,天险变通途,要道达四方。
通览“汉三颂”,修建道路、发展交通是其反映的共同主题。由此可见,开凿和修整交通要道,是东汉时李翕治下武都郡及周边地区的重要施政之策。“汉三颂”、《汉武都太守耿勋碑》《天井道碑》等皆为开凿、修整道路的真实记录和历史佐证。因之,《西狭颂》等在交通史料方面的价值体现在:一是证明了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农耕文明时期,发展交通、打通道路亦具重要意义;二是反映了西狭道等在互联互通、贸易往来上的重要作用;三是记述的栈道修治情况,为研究古代栈道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四是由管窥道路交通的发展情况,可以溯及、延展至东汉时期武都郡及周边郡县的开发治理研究。这些,都对后世研究汉代及地方交通发展、以及与其它方面的关联提供了可靠的史料。
美学方面
《西狭颂》及周边摩崖石刻群,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首先,从美学思想观之,《西狭颂》、耿勋碑、天井道碑等碑文内容,集中记载了向善行仁、造福于民的施政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善为美,认为“善即是美”“美即是善”,美与善浑然一体。因此,《西狭颂》反映了尚善崇德、以善为美的中国美学思想。其次,从审美特征观之,《西狭颂》书法雄迈而静穆,圆融而敦厚,稳健而笃实。当代学者认为书体庄严浑穆,天骨开张,有博大真人气象。汉灵帝时,东汉虽已近强弩之末,但承强秦大汉一统江山之势,携“光武中兴”之盛,依然是天下之强和史上之盛世。因此,《西狭颂》蕴含了秦汉文化的宏阔之象,体现了圆润方正、雄健俊逸的审美特征。第三,从审美客体的表现形式观之,《西狭颂》碑文右侧刻有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之图象,称为“黾池五瑞图”,象征李翕主政期间政通人和,五谷丰登,万物祥瑞,是对碑文的形象补充,亦是东汉摩崖石刻艺术中的佳篇奇构。在整体审美形态上,《西狭颂》集汉隶正则、赋颂华章、五瑞祥图于一体,年代久远,保存完好;东汉气韵,氤氲其间;图文并茂,神采卓然,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第四,从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观之,同为东汉三大摩崖石刻,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均已被从原址剥离迁移至室内,唯《西狭颂》存留于原址,保留着原貌。历史与现实相连,艺术美与自然美兼备。另外,《西狭颂》所在景区,青峰叠翠,一溪中流;碧潭飞瀑,曲栈回廊;石奇林茂,鸟语花香。瑰丽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之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为各类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启迪与不竭的思想源泉。
墨池学院特邀荀海老师为大家讲授《西狭颂》。学习《西狭颂》,首先要能够看出其中的精华所在,其次是有针对性地学,吸收消化,去除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本次《西狭颂》临摹课程,着重通过两个方面,一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在临摹中如何利用自己的经验技巧来还原。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够实现“精确到位”。
导
师
介
绍
荀海,江苏响水县人。现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书法系,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南京印社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中国书协会员。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书法专业。
书法作品曾获江苏省第二届“江苏书法奖”获奖提名奖、“走进新世纪”青年书法篆刻精品展书法类银奖;参加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展、“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等;在书法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论文曾获第二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西泠印社主办的当代篆刻学术研讨会三等奖;独立主持省厅级科研课题,参与文化部科研课题研究等。
导
师
作
品
荀海老师作品
荀海老师作品
荀海老师作品
荀海老师作品
荀海老师作品
荀海老师作品
课
程
安
排
第一节 笔法要领
2017年12月07日 19:00
笔法是笔锋、手势、使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析用锋要领
笔画的始终,解析笔画起收要领
既要注意表现点画的厚重感,还须注意行笔中的朴素,解析运笔要领
第二节 字形结构特点
2017年12月14日 19:00
分析独体字、合体字、包围字形的特点
笔画、偏旁部首的布置规律
空间布白,笔画多少与空间大小的关系
第三节 章法
2017年12月21日 19:00
横行,纵列,井然有序的章法
疏朗有致,字距大,行距密的章法
如何调整行之间的联系,使整幅作品精神焕发
创作示范
第一节课一元试听
报名入口
▼
扫码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
点击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