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中,《石门颂》是圆笔中的典范,那方笔的代表就无疑是《张迁碑》了。《张迁碑》全称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东汉中平三年立,石存山东泰安岱庙。

《张迁碑》以方笔为主,棱角分明,笔画坚实有力,气力雄健,点画间距紧凑而不局促,字体严密方整,朴厚中见灵巧,外形方整,是方笔一路的极品。

历来隶书中的方笔和古拙风格,非《张迁碑》莫属。碑阴的题名,书法更是流畅自然,为书法家称道。

微信图片_20171101154237

粗略一看,《张迁碑》似乎毫不经意,随手而成的作品,但是认真品味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属于“拙、重、大”的典型。

所谓古拙,不是笨拙,是兼具质朴和浑厚的大巧若拙;“重”是指其点画间的粗重,“大”是说整个气象,大气。如果单从技法上分析,不难发现取得这种效果的几种主要用笔与结体方法。

从用笔来看,《张迁碑》是汉隶横平竖直的典型,正因为这种横平竖直,使其拙味更加突出。起笔、收笔都是以方笔为主,即使“蚕头燕尾”的笔画,起笔也为方头。“雁尾“重顿之后再轻轻收笔。折笔处以硬折为主,横画和竖画搭建处,以方形折角。点都比较小,多呈三角形或短小的竖画。

微信图片_20171101154248

从结体的方面看,每一个走是长方形或者扁方形,在外框 大致定下来以后,字内的点画有一些小的变化,这种结构一般称为外紧内松或中疏外密,拙中寓巧,收放关系处理的得当,足以体现匠心。

字内偏旁关系处理方法呈现多样性,有左收右放的,有左放右收的,上放下收或者上收下放的,。正因为这种多样化的处理关系,使各字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张迁碑》显得灵活多变,尤其上放下收的处理,显得拙朴憨厚,天真自然,生气十足。

微信图片_20171101154251

如果临写汉隶,要求多变,《张迁碑》是极好的范本。临摹时候要注意,《张迁碑》虽然以方笔为主,但绝不是一成不变,只是以方笔为多,圆笔为辅,切不可一方到底,显得呆板滞涩。

临写方笔的时候要用毛笔的侧面切入,然后适当捻管,不可出现拖尾现象。笔画要干净利落,如刀切斧凿般斩钉截铁。

墨池学院特邀 郝惠谋老师,通过三个课时,从《张迁碑》的基础知识、临摹方法和创作转换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大家掌握《张迁碑》的书写方法,找准学习方向,从临摹走向创作。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118

郝惠谋,笔名:郝大非;别署:锁庐。

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博士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河东区书法家协会理事、清华大学中国书法高研班助教、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师、青少年书法报艺委会委员。

作品获奖、参展情况: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中国书协);

全国第三届隶书大展(中国书协);

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中国书协);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鲜于璜碑>书风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书学价值》获首届“鲜于璜碑”全国隶书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书协·获最高奖);

中华龙文化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

中国(长沙)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

大爱妈祖——第二届中华妈祖文化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中国书协)。

天津市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览(天津书协);

天津市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天津书协·获最高奖);

天津市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天津书协)

天津市第十七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天津文广局·优秀奖);

天津市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天津书协);

天津市第二届临书大展(天津书协);

作 品 展 示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152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156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00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04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07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11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26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29郝惠谋作品

微信图片_20171101152241郝惠谋作品

恩师寄语

文/李胜洪

2013年,惠谋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 成为我指导的书法硕士研究生之一。我们之间的师生缘便由此开始。

他本科读的是历史专业,积累了扎实的史学功底;对历史的了解,使他在书法专业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驾驭技法。同时,他还喜欢写作,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都有发表,这也练就了较好的文笔和突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本作品集中收录的文章,就是他到北京读书后这一年多时间陆续发表在《书法文献》、《天津书法通讯》、《中国书法•翰墨天下》和《书法导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上的作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的文字能力和艺术理论水平。

惠谋在书法上的悟性不错。大学期间已经多次入展全国展,二十岁出头就成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相对而言,他的作品以隶书和行书较为成熟些,草书、篆书也有所涉猎。其隶书浸淫汉碑,创作以《张迁碑》和《礼器碑》为体,《衡方碑》、《肥至碑》、《西狭颂》、《鲜于璜碑》等为用,在此之上又理性地借鉴了《好大王碑》的趣味性和《石门颂》、《大开通》的开张放达,又能融入篆书笔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字法变化能力。

行书也是惠谋主攻的书体之一。其行书创作延续了“二王”一脉的基本面貌,笔法上对王羲之、苏轼、米南宫用功甚勤,也显然对宋明手札和清末民初的学者书法均有所借鉴。他在创作上既关注作品的精神内质,同时也在意建立与之相关的外在表现形式。我注意到,他往往多用粉蜡笺等熟纸,在创作中去主动追求纸、笔、墨三者之间关系的最佳结合。这种自觉性是难能可贵的。

惠谋的书法创作总的来说,目前还处在一个自我整合、不断完善的上升过程当中。他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身上总是有一股子韧劲,有一种东西在不断生发、滋润着。我想是因为他心中有对中国书法的敬畏、信仰,所以他始终在学习、在努力,在进步。他很年轻,当有很大的后劲和发展空间。我相信他通过进一步的历练和感悟,能够更加清楚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坦坦荡荡、持之以恒地走下去,进而在创作上登堂入室,更上竿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我的期待。

课程安排

第一节 《张迁碑》基础知识
2017年12月13日 19:00
1.《张迁碑》的背景知识及艺术特点介绍
2.学习《张迁碑》的工具准备
3.《张迁碑》经典单字讲解示范

第二节 《张迁碑》的临摹
2017年12月20日 19:00
1. 《张迁碑》基本用笔讲解示范
2. 《张迁碑》结体特点讲解示范
3. 《张迁碑》的实临与意临讲解示范

第三节 《张迁碑》的创作
2017年12月27日 19:00
1. 集字创作
2. 创作内容与形式设计
3. 结合其他汉碑进行融合创作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入口

微信图片_20171031172133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