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雁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历代的诗人、画家留下了许多表现芦雁飞、鸣、食、宿的作品, 清代有一位一生以芦雁自命、以画芦雁名世的杰出画家,人称“边芦雁”,他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

边寿民曾在《芦雁》作品中题诗道:

秋风白雁下黄芦,要作无人看处图。
廿载江湖边塞客,于今衰病息菰蒲。
有人征画自携钱,宿食飞鸣要画全。
老我孤踪少俦侣,只图只影落秋烟。

1边寿民 高清作品欣赏

芦雁倾注了边寿民一生的心血。他笔下的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曲尽其态。边寿民还以墨竹法写芦,疏而遒劲,更使他的笔下的芦雁图交映生辉、出神入化。

2清 边寿民 晴沙集影图 166.3×93.6cm 北京故宫藏

此图是边寿民画芦雁的代表作。图上仅绘芦苇丛边二雁,悠闲宁静,姿态生动自然。用笔洗练娴熟,墨色深浅把握自如,反映了画家长期与雁朝夕相对,观察入微,从而达到了“自与心会,画与神契”的意境。

边寿民以善画芦雁名闻海内。画泼墨芦雁,苍浑生动,朴古奇逸,极尽飞鸣、食宿、游泳之态。此件《芦雁图》题诗曰:板桥一曲水通村,岸阔沙平绿有痕。我画雁鸿求粉本,苇间老屋日开门。不仅升华了画意,也足见其文学修养和艺术主张。

边氏芦雁图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摆脱了前人繁细的表现手法,删繁就简,形神兼备。他认为“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据纸墨的特点,大胆落墨,昂示了其绘画上的深厚功力。寿民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遗貌取神”的妙趣。后有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薜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问居士大意”,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11

12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13

14

欲将自己的人生以实际行动寄托鸿雁,边寿民于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了苇问书屋。此书屋位于淮安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停留栖息。尤以秋季为胜,秋水澄碧,芦花冷白,蓼花透红;有屋数楹,还有专供绘画的小亭,专设玻璃窗户,观察鸿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边寿民得造化神机,创用泼墨法绘画鸿雁,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鸿雁的千姿百态,以至人称“边芦雁”。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达到了“雁我两忘”的境界。苇间书屋先后有6位画家为之绘制《苇间书屋图》,50位文士为之题咏。金农调侃地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郑板桥笑言:“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郑板桥赞扬:“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获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

秦祖咏在《桐阴论画》三编卷上称其作品:“翎毛花卉,均有别趣。泼墨芦雁尤极著名。所见不下十余幅,笔意苍浑,飞、鸣、游泳之趣,一一融会毫端,极朴古奇逸之致。芦滩沙口,生动古劲,有大家风度。”又称“泼墨芦雁创前古所未有”。并把边寿民的作品列为神品。可见边寿民的作品在当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墨池学院特邀 何东老师通过三节课程,再现经典、学习经典,理解经典,以一种佛教徒虔诚的心态来对待,你会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芦雁图》笔墨技法、设色章法,更多的是作者雅淡有致,神气迥出的情趣表达。

微信截图_20171019153111

何东  别署茶盫,集贤斋主人。现供职于书法报社。作品被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美术馆、湖北省宜都市博物馆、广东省东莞市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北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多家文博单位、机构收藏。书法报社编辑记者,湖北省书协会员,湖北省美协会员,三峡印社理事。

作品展示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微信图片_20171019145851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微信图片_20171019145856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微信图片_20171019145859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微信图片_20171019145902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微信图片_20171019145904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微信图片_20171019145907_看图王

课程安排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第一节 边寿民《芦雁图》简析
2017年11月11日 19:00
1、清代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时代背景(讲述+图片演示)
2、《芦雁图》审美特征(讲述+图片演示)
3、《芦雁图》表现手法(讲述+图片演示)
4、材料及工具的选用(讲述+视频演示)

第二节 《芦雁图》笔墨和色彩的运用
2017年11月18日 19:00
1、芦苇干、叶的笔墨(讲述+视频演示)
2、大雁的形态与神韵(讲述+视频演示)
3、大泼墨技法的运用(讲述+视频演示)
4、色彩的调配(讲述+视频演示)
5、临习示范(视频演示)

第三节 《芦雁图》章法运用
2017年11月25日 19:00
1、虚实关系(讲述+视频演示)
2、疏密、聚散的关系(讲述+视频演示)
3、蓄势与写势(讲述+视频演示)
4、临习示范(视频演示)

第一节课 一元试听

报名咨询见海报上

微信图片_20171019151952

何东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点击
课程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轩(微信:mochihu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