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里巎巎
看到这个名字
大家第一反应一定是
来跟我念
康——里——挠——挠
……
真不知道他爹会客的时候
介绍儿子时客人怎么想……
但是
这个名字只是表象
接下来
我们将见证
一位神之子的开挂人生
康里的爷爷
是元世祖的爱将
征战有功
一生受到重用
爸爸是朝中的平章政事
不仅是元朝名臣
而且精通汉文化
所以
这位康里
是一位官二代
但是
他本人
却完全没有富家少爷的纨绔跋扈
这位出身名门世家的先生
在当时
以风流儒雅名重当世
是深得皇帝器重的
一代男神
有多男神呢?
他曾任礼部尚书
(相当于今天的文化部长)
奎章阁大学士
翰林学士等职
不仅仕途坦荡
而且一生忠正清廉
直言善谏
可谓官场上的一股清流
这位美男子
仍不甘于自己开挂的人生
继续向书坛猛攻
他的上司
就是当时
名满天下的赵孟頫
在他开始步入书坛的时候
赵孟頫早已人人皆知了
但是
借得下属身份
康里有幸得到亲身指导
又因为有机会
遍览宫内书画精品
康里的学习动力愈加强烈
“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
每天工作完
他要写完一千个字
才肯吃饭
也是因为这么努力
他的字不仅有晋唐古法的风韵
而且脱离了赵孟頫的风格
自成一家
《元史》里说他
“善真、行、草书,
识者谓得晋人笔意
单牍片纸人争宝之,不啻金玉”
他不仅擅长行草,而且还有晋人古韵
他写的一张纸片
人们都会当做黄金来争抢
于是在当时
他便已和长自己40多岁的赵孟頫其名
人 称
康里的字
楷书兼取欧阳询、虞世南的风格
用笔劲健清润
不俗气
行草则效法钟繇、王羲之
行笔迅疾
独具神韵
《柳宗元梓人传》
《颜鲁公述张旭笔法卷》
《谪龙说卷》等
都是他留下的作品
以草书成就最高
有《柳宗元梓人传》《滴龙说卷》
《渔父辞册》《临十七帖》
等墨迹传世
从今存康里书迹来看
《颜鲁公述张旭笔法卷》、
《李白诗卷》
大体代表了其草书面目的两极
康里39岁时的力作
《颜鲁公述张旭笔法记卷》
纵35.8cm,横329.6cm
计一千余字
已是较为成熟的个人面貌
40岁所作《李白诗卷》
融章草、行草为一体
结体以章草为基调
而纵长取势
但令人唏嘘的是
康里的晚年
是被热死的
他出任这家兴盛平章政事
前往京城的路上
突发热疾
这也许
也和他做事全力而为有关
导致忽略了身体
有道是
做人还是要松弛有度
不然神也会嫉妒的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