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之韵——张旭光师生作品展 ]
在北京水立方展出
▼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9月10日,丁酉教师节,由学生们策划,北兰亭主办,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承办的“兰之韵——张旭光师生书法展”,在北京奥林匹克水立方隆重举行。嘉宾领导:朱增泉、官景辉、陈洪武、张旭光、白煦、张文祥、王福州、李福祥、孙克利、马勇明等及专家学者:赵智、乙庄、张坤山、潘传贤、高军法、朱培尔、倪文东、白景锋、郭志鸿、颜振卿、刘连山、倪进祥、张俊东、刘楣洪、朱启辰、王增军、应杰、仇必鳌、李建春、高宝玉、王汉光、姚文建、丁向光等出席了活动,著名音乐家文博、著名演员刘小光、贾泽浩、声华也莅临现场。
举办“兰之韵——张旭光师生书法作品展”,旨在以散云门下弟子之创作,感念先贤,感恩导师,致敬天下所有教师!
[ 活 動 現 場 ]
▼
[ 前 言 ]
▼
在展览现场,来自首都的专家学者、艺术家,面对作品,举行了座谈研讨。研讨会由白景锋、张俊东主持,专家指出,中国书法乃传统文化之精髓,之所以世世代代绵延不断,以师授徒,发挥了重复的传承作用。大家认为,张旭光先生在北兰亭及高校开设工作室,到各地公益讲学,到联合国总部授课、演讲,在电视台举办讲座,倾授30余年创作研究之体会,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时代审美情怀,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书法人才。可谓桃李满天,精英群起,不少弟子已蜚声书坛,成为各地书法带头人物。张先生责任意识,传授理念方法,以及教育成果,堪称一代书法教育家。
专家认为,艺术学习不同于一般文化教育,口传身授是最有效的途径,中国书法史证明了这一点,这种风气在全社会已经开始回归。张旭光先生以新帖学引领书坛,以时代审美意识,以文字学、诗词、审美心理学,以及先生特有的才情,重新诠释了经典,传授了经典,也正创造着经典。张旭光先生《行书八讲》教材,凝聚了他三十余年的创、研、教之体会,值得书坛和全社会重视和推广。
大家谈到,张旭光先生把书法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始终作为自己修行的过程,经常以孔子的“生命阶段说”与自己的心灵对话,50岁时有了一点成绩,体会到“50重修德”;60岁时,开始以做君子来判断指导自己的言行。他说“学习书法艺术,先把自己高雅起来,才能高雅他人。”这是自己最近的体会。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为己”的核心所在。参展学生表示,我们跟随张先生,既学到了艺术,更在做人上得到了升华。中华传统的文化精神,在张旭光先生的学苑里正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研 讨 会 現 場 ]
▼
[ 活 動 現 場 ]
▼
参展作者
▼
张旭光 乙 庄 于慧群 王汉光
王芾笠 王厚祥 王期红 王增军
王露桥 仇必鳌 田 朴 申屠卫政
刘京闻 刘连山 孙占峰 延志超
吕向阳 吕永生 庄振国 李 洋
李建春 杨 邕 陈 朕 花建明
张传伟 张纬东 柳清芬 郭敬丹
唐小荣 栾金广 谢国启 董倚桥
雷东升 蔡秋华 冀卫东
[ 部 分 参 展 作 品 ]
▼
—— END ——








▲著名书法家 张旭光先生发言
▲中国书协理事 倪文东先生发言
▲中国书协理事 朱培尔先生发言
▲著名画家 刘连山先生发言
▲中国书法杂志社副社长 郭志鸿先生发言
▲著名书画家 乙庄女史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倪进祥先生发言
▲中国书协理事 颜振卿先生发言
▲中国书协理事 白煦先生发言
▲作家网主编 赵智先生发言
▲著名书法家 仇必鳌先生发言
▲中央直属机关群工部部长 马勇明先生发言
▲书画家、书画评论家张俊东先生发言
▲武警重庆总队原副司令员 孙克利先生发言
▲ 中国书协理事 潘传贤先生发言
▲ 瀚海控股集团董事长 王汉光先生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 王增军先生发言
▲著名书法家 李建春先生发言
▲世邦国际董事长 姚文健先生发言
▲展览现场
▲陈洪武书记与刘连山先生
▲倪文东先生与到场嘉宾观展
▲刘连山先生与郭志鸿先生
▲著名音乐家文博先生与延志超先生
▲著名演员刘小光、贾泽浩、声华也莅临现场
▲学生在作品面前合影留念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