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写《石门颂》者不多,写得好者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是在追求“松”的时候,出现了散乱欹斜,那就更谈不上洒脱大度了。
临习《石门颂》的时候,实临务必要追求形似,意临则是建立在扎实的实临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因此,“认真”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少人在实临阶段能够认真,一旦开始意临,便濡毫泼墨随意挥洒,把实临时学到的东西丢得一干二净。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石门颂》意临的几个思路。
《石门颂》当中重复的字很多,他们的形态大抵不会完全一样,甚至有巨大差别,我们在写到这个字的时候,要想着帖中这个字其他的表达方式,并靠着这种记忆,表达出来,其实就是相同字不同样式的换位。这是加深印象,学以致用的第一步。
我们在写“开”字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闵”字的外框放进去?又可不可以用其它的字框形式?不但笔势要有这样的处理思想,结构也是一样:
我们在写左边走之旁的时候,脑子里会不会想到右边的赵字的形态,会不会想到把走之旁处理为“”变为左右结构,又会不会想到把右边的赵字,变为左部的半包围结构。这是灵活变换,学而有创的第二步。
比如这个“废”字,是一个静态十足的字,它的静态是由外框的形态所奠定的;
而“厉”字是一个动态十足的字,它的动态是由于左撇以及“万”字下部空间形态所造成的。在临习这两个字的时候,不但要分析它们各自为什么是动(静)态,更要思考,怎么把这种姿态夸张或者弱化,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去表达。比如这个“厉”字,我们就可以这样处理,把它变为静态:
这种变化方法从何而来呢?,我们看下面这个“域”字:
字要从动态变为静态,其实很简单,把笔画拉平、拉直,把字外空间变小就可以了,从这个“域”字当中得到的启示,然后再运用到“厉”字当中去,这就是创作。请大家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启示,去把上面的“废”字,变为动态呢?这是进入创作大门的重要思想方法。


李妙染作品
▼
⚑ ⚑ ⚑ ⚑ ⚑ ⚑ |
▼
李强,又名李妙染,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武汉大学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当代青少年书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青少年书法报》社副社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自由职业书法工作部副秘书长。
学习《石门颂》
看李妙染老师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仅需1元,扫码报名
名师授课,实时交流
▼
第一节1元试听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或者
☟
☞ 课程链接 ☜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青(微信:mochixiao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