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他开展洋务运动,创建北洋水师,立下无数功勋,甲午战争却惨败,与外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有人骂他是卖国贼,也有人称他是爱国者。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人们对于李鸿章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

其实李鸿章也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书法家,却很少有人提及他的书法艺术价值。

24

(清)李鸿章《楷书七言联》

167cm×35cm×2

释文:民歌德惠化速邮置,躬尚节俭志絜羔羊。

李鸿章擅长楷书、行书,多以大字榜书见传。他的字以欧颜为底,用笔提按有度、姿态丰腴,结体端庄整饬、内敛含蓄,用墨浓黑似漆,神凝韵厚。

25

(清)李鸿章《行书七言联》

169cm×33cm×2

释文:诗书千载经纶志,松竹四时潇洒心。

李鸿章在考取功名的过程中锤炼了自己的书法,后逐渐发展为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观李鸿章现存的书法作品,气韵生动、恬淡儒雅,体现出很强的唐楷以及魏晋行书基本功。

26

(清)李鸿章《行书八言联》

174cm×41cm×2

释文:家藏赐书门有通德,阶承美荫世仰崇名。

在馆阁体盛行的当时,李鸿章书法更显珍贵,在颜真卿的书法上,李鸿章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和人格追求。

27

(清)李鸿章《行书八言联》

170cm×36cm×2

释文:思惟惠利有以绥济,阶承美荫世仰崇名。

李鸿章一生内固疆国、外御强邻,“受尽天下百官气”却始终尽忠职守、不改本色。李鸿章用功最深莫过于颜真卿,把握住了颜鲁公楷书的端庄雄强的庙堂气象。

28

(清)李鸿章《致岑毓英信札一通》

23cm×12cm

据载李鸿章晚年在北京贤良寺养病,每天上午都要抽时间来临写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以及颜真卿的《争座位帖》,李鸿章取法高古,内心又向往王羲之、颜真卿的人格高度。

29

(清)李鸿章《行书七言联》

121cm×27.5cm×2

释文:圣有微言须理会,身当大事莫张皇。

30

(清)李鸿章《行书七言联》

173cm×37cm×2

释文:桥通小市家林近,路入寒烟竹树疏。

31

(清)李鸿章《行书对屏》

143cm×30cm×2

释文:不知云梦芥吾胸,蓬岛方壶有路通。

曾倚鳌身看出日,又凌鹏背试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