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楚乔传》很火,这部大约发生在西魏时期的古装剧,里面的篆书文字着实赚足了眼球。但是如果站在史实和文字角度,足足让稍有一点书法常识的观众甚感倒胃。

很委婉地说,《楚乔传》是书法运用的一大退步。

问题一:书写素材竟用竹简?

这部剧锁定在西魏时期,剧中被批得最多的史实硬伤就是书写材料。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经东汉蔡伦改进后,纸开始普及,到西晋时已经全面取代了竹简。但剧中却大量出现竹简,这和穿帮有什么区别?

1

问题二:用篆书糊弄观众

其实篆书到了西魏就极少使用了,主要以楷书为主,这个问题咱们暂且不议。

但是导演使用篆书的目的有点诡诈,因为隶、楷作为主要书体的话,在道具上还得多下点功夫才行,因为眼尖的观众一眼就能看出破绽,至于书法爱好者的眼睛就更尖了。但是篆书就无所谓了,就算道具上省点经费、出点纰漏,一般的观众也看不出来,这样剧组就可以随便来了。

好吧,篆书就篆书吧,但又有一大堆问题一路杀来,挡都挡不住啊!咱们继续分解。

微信图片_20170804092730

问题三:书法拙劣,眼睛被辣红!

比如下图,是男主爷爷写给他的信,大意是要他提防女主。乍看没毛病,仔细一看,这些字是不是太丑了?一看完全就是一个没拿过毛笔的人依葫芦画瓢抄下来的。

2

这字迹涂涂描描的画成这样,太辣眼睛了!你考虑过书法人的感受没?剧组就没有一个写字稍微好看点的人了么?

导演,咱能不能别这么抠门,请个专业点的书法老师不行么,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门阀都是极有文化的,一个贵族大佬,字写得这么丑你自己信么?

问题四:满屏电脑印刷体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那就是剧里面充斥着毫无诚意的印刷体。看这小纸条上的字,没有一丁点笔画粗细和笔墨干湿的变化,分明就是打印出来的。不信的话自己用个字体转换器把这几个字转换成小篆,看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3

4_看图王

还有下面这种大写加粗的情况,各位看看。如果是楷书的话,导演敢给大号加粗的宋体字一个特写么?

5

问题五:字都印反了!

第18集,大梁公主逃走之前回到客栈找东西,镜头落在书的几行字上面,给了一个巨大的特写。仔细辨认会发现,这上面的字竟然是反的!

6

7

主要看圈出来的这几个字,依次是形、名、如,字体结构和楷书是一样的,仔细瞅瞅是不是写反了?再看这字迹,分明就是印刷的,估计是印的时候印反了。我说导演哪,能不能走点心,至少别特写吓人吧?可能导演心想:“管它呢,反正观众也看不出来!”

或许,是导演自己没看出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