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副本安思远

1960年,安思远和古董商詹姆斯·高德合伙在纽约开了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英国家具、工艺品以及亚洲艺术。1981年安思远大胆购藏了1500件印度艺术品,其中半数很快出售,他也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安思远热衷于公益事业,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大多数中国藏品皆由他捐赠。1985年捐赠给弗利尔美术馆的一批260件中国近现代书法、一件13-14世纪印度铜牛像,曾捐赠部分珍藏给耶鲁大学博物馆,以答谢恩师爱丽丝·庞耐。因此,他荣任美国国家税务局艺术品捐赠审核委员会的五名顾问之一(其他四位皆为各大博物馆的专家或馆长)。

2_副本

安思远所藏的古家具、中国书画、碑帖、文房等艺术品均属馆藏级文物,并先后出版有《中国古家具》(1971年)、《中国近现代书画1800-1950》(三卷本,1987年)等书。安思远对中国近现代的书画也情有独钟。1993年,纽约苏富比就曾为他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举办专场拍卖,其中不乏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等人之作。在碑帖藏品中有《宋拓晋唐小楷》十一种(传“越州石氏本”)、《淳化阁帖》善本四卷、宋拓《怀仁〈圣教序〉》、宋拓《怀素草书〈千字文〉》、水拓本《瘗鹤铭》、明拓《天发神谶碑》、明拓《礼器碑》、未断本《曹全碑》、旧拓《石鼓文》等。文物出版社1996年曾出版过《安思远藏善本碑帖选》,安氏一生收藏的碑帖精品大都在其中。

3_副本

 

在安思远与中国诸多文物的故事中,最曲折动人的便是如今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镇馆之宝《淳化阁帖》了。1996年,启功先生发现有3卷《淳化阁帖》在一个美国人手里。启功曾对原国家文物局外事处处长王立梅说,“你这次去美国(参加“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艺术展”谈判),能不能去找一个叫安思远的美国人,据说他手中藏有北宋《淳化阁帖》三卷,请他拿到北京展览,我不见到宋刻真本,死不瞑目。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编纂于北宋时期。所谓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

王立梅曾对媒体提到,“收到启功先生的委托后,我们多方打听找到了安思远,结果正好安思远问我愿意不愿意看他的收藏,我马上表示十分荣幸。安先生领我们参观了他每一个房间的陈设,他的家几乎就是一座博物馆。地上铺的是中国清代有瑞龙图案的宫廷地毯,唐代石刻思惟菩萨栩栩如生地坐在依墙的条几上,色彩鲜活的元代道教壁画嵌在墙上,长条茶几上是东汉一组青铜车马,唐代陶俑静静立在门旁,明清绘画随处可见,多宝格中清代单色釉瓷器件件是精品,每件文物都摆放得恰到好处,再加上中国家具的衬托,我恍惚置身于中国极尽奢华而又极其高雅的住宅中。”在一尊依墙而立的宋代木雕菩萨前,安思远告诉王立梅:“这就是我十九岁时收藏的第一件中国文物,中国艺术品以无与伦比的魅力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灵中,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

对于王立梅提出的将《淳化阁帖》送至中国展览的请求,安思远高兴地答应了。1996年9月,安思远携北宋拓《淳化阁帖》四、六、七、八等四卷到北京,在故宫博物院进行展览。2003年4月,上博得知安思远有了出让《淳化阁帖》的意向,立刻委托王立梅赴美与之洽谈,终以450万美元成交。此前,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比利时博物馆、日本的藏家也都想要这一阁帖,出价均不低于这个数。但安思远说:“《淳化阁帖》是中国的宝物,还是让它回归故里吧。”上博终于如愿以偿。

其实,在此次交易前,安思远早年也曾提出过不要美元,而用故宫收藏的清代朝珠、翡翠或家具进行交换,但因为各方面因素的考量,未能达成交易。由于《淳化阁帖》,王立梅与安思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王立梅曾提到过,老头特别倔强,但是对她很好,安思远就说过:除非王立梅不买,我才卖。标价1100万美元,中国人买600万,王立梅买450万。2003年王立梅退休后,上海博物馆委托王立梅以450万美元买下了《淳化阁帖》。2003年4月13日,王立梅给启功打了电话,向他报告《淳化阁帖》已经永远回到了祖国。启功高兴极了,一再说这太好了,这是真正的国宝回归呀!至此,《淳化阁帖》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