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
这一切已经瞒不住了
仇高驰 其实是
一位慈善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枕霜饮冰写真书
——走近书法名家仇高驰兼为纪念先生
“小善大爱”书法义捐活动两周年而作
文/黄继锋
仇氏高驰者,字眇斋,号枕霜,别署眇斋先生、枕霜阁主人,乃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江苏丰县籍著名书法家是也。2015年7月10日,岁次乙未年小暑后三日,仇先生于徐州云龙湖畔之市立美术馆,义捐义展60余幅书法扛鼎之作,将130万余元所得倾囊捐赠徐州市红十字会,注入“高驰博爱基金”,希冀以此善款用于助残、助学、助困等民生事业。
彼时,善人善举融入大情大爱、好山好水映照盛世盛景,一个人于顷刻间温暖了一座城。时光荏苒,一路艳阳,仇先生在此活动后不久,即以等身名誉荣任省书协副主席,客居金陵。近日,吾再访枕霜阁时,见贤思齐之情愈发迫切,遂以正言记之也。
有学界专家指出,惟有中国书法,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才是中国符号中最为凝练的物化形态,才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方式与途径。笔者高度认同这一观点。根植于中华文明厚实土壤里的书法篆刻艺术审美,正是以作品本身作为审美对象,以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研判,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这正如众所周知的“书画同源”那样:写在前,画在后,重在写,轻在画,作画之前先求书法。
而书法有方法、书法重写法之于“写意画”的大写意、小写意而言,“写竹先写个、写个须写破”即是将笔墨纸砚中的核心元素和盘托出:写在先,意在后,一个“写”字,已完全诠释了书法本质所蕴涵的深刻内涵。而将“写意”落到实处的,还是书法本身。
仇高驰书法篆刻艺术的成名之路,先追钟鼎石鼓秦篆汉隶,后学邓石如、吴让之、吴昌硕、黄牧甫、萧退庵、沙曼翁等诸位前贤的书风印风,融古而发新意,守正而又创新。其书法,在长期追寻“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艺术宗旨下,以“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的理念笃定书法有法的信念,层层融入自己思索变化后的孜孜以求,而不囿于诸家流派所缚而偏向一隅;其篆刻,遍学各家后,出汉印、出浙派、出皖派,融历代印学之大成,于古贤遗风里汲取法度,入而能出,出而不群。此一路畅行,书法与篆刻互为体肤与筋骨,逐步形成了仇氏浑厚拙朴、稳重端严的书风印风,用自己的实践为传统书法篆刻艺术开辟了新的融合之路,增添了新的范式与意境,卓然立起了自家风貌。
毋庸讳言,书法艺术绵延千年发展至今,就其高度、广度、深度而言,本质上仍是要求一种安静的定力与一种守正的自觉。因此,“虚静”仍是书法中最为主要的审美本质和审美境界:无我之虚静,惟于静中得之,惟有以真情写真书,才谓之有真境界。仇高驰先生在追求书法事业的过程中,与之长期相伴的,是一种“惊人的安静”。这种安静在探求中融化成了一股最纯粹的力量:坚韧。
他一直坚守着书法篆刻艺术的清苦之路,把愿心和念力用多年的修行完全倾注进去,激发和磁化出文字的灵性和内涵,极力表现出每一个字的美感、每一个字的规范、每一个字的意趣,把书法篆刻艺术进行美的再革新再塑造再弘扬,以一己之力为书法篆刻事业赋予新的担当,长此以往,殊为不易,极为可贵。
综合观之,仇高驰先生在书法领域内跨度最大:分别荣获兰亭奖首届一等奖、五届二等奖,在14年的时间跨越中,依然能够金榜题名,可见其源源不竭的创造力和时时出新的真本领。更让人震惊的是,流逝的时间和易耗的精力并没有阻挡他进取的步伐:连续五届兰亭奖,全部入展、两次获奖,当之无愧地是这一项目的全国纪录保持者。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研究书法篆刻艺术,只有勤奋才是王道,只有正途方可成就。数十年以来,仇先生以致虚守静、储才养望的精神为引领,不舍真心,不违本心,枕霜饮冰,磨砚成痴。他不受书法圈内相轻相远之驱使,不做翘首观望之姿态,不为流俗而从俗,时时保持自身的品性,在艺术道路上咀嚼孤独却拒绝无味,享受寂寞却安然自得;他不断挖掘心灵深处书法篆刻艺术“内美”的源泉,不断提升超越物质的审美境界,使内心追求时时充盈,让翰墨岁月处处流芳。这正如其斋号“眇斋”之寓意一般:超然物外,境界为上;正如其名字“高驰”之蕴意那样:润己澍人,自成高格。吾有诗为证曰:
眇漫墨海舞龙蛇,
斋明治心独起家。
高因直上多奇崛,
驰以逸群愈风华。
——丁酉年小暑后三日矞泓写于彭城南郊毓澍楼
仇高驰,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南京财经大学中国书画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联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2年被中国书协授予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2005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遴选为首批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2006年、2012年被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协先后评为“江苏省优秀书法篆刻家”和“江苏省十大优秀中青年书法家”;2006年被《青少年书法报》“国展精英”评为全国最佳中青年书法家。2010—2011年度书法报·书法海选“兰亭诸子奖”第一名。第四届《书法》“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金奖并以最高票名列榜首。 |
❤
❤
❤
❤
仇高驰篆书渊雅清醇,气息高古,能达此境界十分难得,相信再假以时日,其前途不可限量也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国学大师启功 仇高驰教授的书法,远追秦篆汉隶,近学书坛先贤,既穷源竞流、上溯下探,又深得其法、贵在独树,实为当今书坛之楷模也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 大师李可染画山水卓然成家,自称苦学派。仇高驰亦是苦学派也。然苦而不善思知变,则徒费日用,虚掷精神耳。高驰苦学而善思,于国内重大书展赛事每射得鹿,深得艺林同仁称道。因其倚余门墙多年,深知其致力斯道之勤,用述所知,乐为推介。破壁十丈,已见真龙! ——江苏省书协顾问、徐州市书协原主席王冰石 仇高驰先生的篆刻章法稳实,线条劲健挺拔,更可贵的是作者不满足于平实,不停留在稳健的层面,而是努力在平实稳健中求线条的变化,求轻重不同的表现。而他的这种变化和表现又能做到统一、和谐、浑融,是极为难得的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徐正濂 仇高驰先生也擅篆刻,有汉印质朴大方的一路,也有古玺圆融生变的一路,相比之下,还是静穆的汉印一路更能给人以深厚感,质朴、拙朴、素朴,这些美感毕竟离我们太远,以至于更我们倚重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以撒 已故国学大师启功老人生前指点仇高驰作品 现任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先生与仇高驰探讨书法艺术 |
如何让篆书不再生硬死板,而韵味无穷
如何让篆书不再板滞无趣,而个性鲜明
如何让篆书不再迟钝臃肿,而婉约多变
如何让篆书兼具沉雄、厚实、多变、妖娆而精气内敛
【墨池逐字专栏】
仇高驰老师 赵之谦篆书《铙歌册》百字精临
详情见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