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字画最讲“士气”
董其昌称士夫作书应
“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
士气就是人之骨气
士大夫字应是一副傲骨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淡远——韵胜,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

曾国藩小楷
《曾白珩先生墓表》

1

日内思作字道,刚健、婀娜二者缺一不可。余既奉欧阳率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当参以诸河南、董思白烟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

——日记: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日

奇横之趣与自然之致,缺一不可。

——日记:咸丰十一年七月初三日

因读李太白、杜子美各六篇,俗作书之道亦须先有惊心动魄之处,乃能渐入正果,若一向由灵妙处着意,终不免描头画角伎俩。

——日记:同治无年四月初二日

余往年在京深以学书为意。苦思力索,见于因心横虑,但胸中有字,手下无字。近岁在军,不甚思索,但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及办公事外,尚习字一张,不甚间断,专从间架上用心,而笔意笔力与之俱进,十年前胸中之字,今竟能达之脱下,可见思与学不可偏废。

——日记:咸丰十一年二月廿五日

见作字总须得势,务使一笔可以走千里。

——家书: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致澄弟沅弟诸弟

2 3 4 5 6 7 8 9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