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三彬|

微信图片_20170518140200

卿三彬,1977年生于四川成都,传统帖学代表人物之一,当代书坛实力派青年书家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浙江省“新峰计划”定向培养人才,浙江省青年书协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
作品被《书法》、《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书画世界》、《东方艺术》、《艺术中国》等全国专业刊物专题报道。先后出版作品集《卿三彬书法作品集》、《当代书坛名家—-卿三彬卷》、《浙江省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卿三彬》、《不忘初心—卿三彬的书法世界》等。

书法获奖:
2014首届“中国书法院奖”——–中国书法院奖
2008林散之 奖●书 法 双 年 展 —— 林散之奖
浙江省第六届全浙书法篆刻展大展 ———— 金奖
浙江省第八届全浙书法篆刻展大展 ———— 金奖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 一等奖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 二等奖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大展 ——— —— 二等奖
《书法导报》2006年国际书法篆刻年展 —— 金 奖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 二等奖
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大赛——— 三等奖
全国首届、二届草书大展 — —— 三等奖
“万山红遍”2011浙江书法大展 —— 优秀作品奖
浙江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大展 ———— 银奖

书法入展: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42人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五届书坛新人新作展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全国首届册页展
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
浙江省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浙江省第五届全浙书法篆刻展
浙江书法60年系列大展 ·书法精英展

作品参加展览:
2011兰亭群星萃中原——全国书法家精品邀请展
2011天下第一粮仓杯全国著名书法家手卷精品展
2011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四十二展(绍兴)
2012兰亭群星荟金陵全国书法精品邀请展(南京站)
2012“墨守永嘉”全国获奖书家六人展(温州站)
2013浙江省文联人才培养“新峰计划”书法10家展(杭州站)
2013 “他山之石”全国获奖书家六人展(常州站)
2014“兴起毫端”全国获奖书家六人展(东莞站)
2014“当代帖学”全国获奖书家六人展(上海站)
2015“卿风古镇”全国获奖书家二人展(长沙站)
2015“卿风古镇”全国获奖书家二人展(常州站)
2016 “不忘初心—卿三彬的书法世界”作品展(杭州站)
2016“深心托豪素”全国青年书家六人展(东莞站)


我的《书谱》临帖方式

对于《书谱》的临帖,不要从头到尾的通临,不要每天临一大卷,不要临完马上问老师:

“老师你看看,我哪里临的不好,有什么问题?”

“我这个动作写不出来,怎么办?”

要自己想些办法,想些花样, 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我在临《书谱》的时候,就不好好临,搞各种花样,把它分为几十种不同的风格进行临习。

01_看图王

自己给它安上名字:收敛含蓄型 、精致疏朗型、密不透风型 、疏可走马型、畅意放达型、精美绝伦型、温文尔雅型、线面搭配型、前疏后密型、放浪奔肆型,等等等等……按自己的理解给这一段段的《书谱》各安一个名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并且好玩的事情。

02

举几个我临《书谱》的例子。

①、分调临帖。比如,我这两天只选择一种类型进行训练,今天喜欢“收敛含蓄型”。首先去研究“收敛含蓄型”的笔法要求、字法特征、章法形式、气息味道,反复临写它,能达到一闭上眼睛就能让这种感觉浮现在眼前。然后临写并且记住这种气息字的各种要求。 这就掌握住一种类型了。

03

过几天又特别喜欢“精美绝伦型”的一段。又去研究它精致的用笔细节,一丝一毫都不放过,它结字精绝之处,章法气息的精致干净处,反复很多遍的临这一种调子的字,做到闭眼即浮现。

04_看图王

花两三个月时间把《书谱》中每一段不同的感觉,通过临习记下来。这时候你心中、手中可运用的手段就已经变得多起来了。可以熟练的临出几十种不同的调子。

05_看图王

这样的临帖是需要动脑子并且充满思考的,再往后就会因为熟练而又会掉进懒惰的抄书状态。所以谨记不要让掉进自己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06_看图王

②、换调临帖。再下一步,换调子临帖。这可以考验你对前一个调子的巩固熟练程度,也可以考验你的抗干扰能力。比如我把“密不透风型”这一段临成“疏可走马型,或者把“收敛含蓄型”临成“精致疏朗型”;再或者把“精美绝伦型”临成“放浪奔肆型”……

这样临帖就好玩了,可以变幻无穷的形式,很多的有趣的意味,这样的临帖可以天天出新意,时时有奇趣。

07_看图王

③、放大临。放大临完全用《书谱》的笔法,会弱了一点点,那就试试把篆隶的笔法加进去,把历代草书大家大字试着融入进去,会得到另外一些启示和收获。

08_看图王

④、缩小临。这种方法对于我来说是最得益的。记得2005年夏天一个人在家背字,然后把其中有些难写的字用小笔顺手记下,写的很小也没有在意,这时候爱人走过桌子,回头一看说了句:“咦,挺好看的。”

09_看图王

这句话给我让我突发奇想:“别人都写字较大的《书谱》创作,我为什么不试试很小的《书谱》创作呢?”结果这种很小很精雅的《书谱》风格创作效果很好 ,入展获奖不下20次。这也是我最早的《书谱》风格。很多人《书谱》创作的字一般是5到10厘米大,我的只有2到3厘米大小,一下子就静气了,一下子就雅致了,也算歪打正着吧。

10_看图王

总之,临帖可以做到千变万化,千奇百怪而且要感受它其乐无穷的美妙,要时刻保持一颗发现探索的心,保持一种奇思妙想的状态。不要抄书,不要不动脑子的临帖,不要毫无收获的临帖,除非你想把它当成养生产品。

11_看图王

卿三彬作品展示

12_看图王

13_看图王

14_看图王

15_看图王

16_看图王

17_看图王

18_看图王

19_看图王

20_看图王

21_看图王

22_看图王

23_看图王

24_看图王

25_看图王

26_看图王

27_看图王

28_看图王

29_看图王

30_看图王

31_看图王

32_看图王

2017年6月30日日 19:00

墨池学院特邀 卿三彬老师
一起探究《书谱》临习

详情如下

卿

第一节1元试听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如有疑问可咨询您的课程专员:小欧或麦嘉(微信:mochimaijia)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