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楷书以造险称绝书坛,《九成宫》造险尤为得心应手。此碑犹如玲珑宝塔,精巧机括俯拾皆是。其险绝之处,多隐于重心变化中,人但知其险而不知其何以险。

1_副本

如“壑”字,粗看似无奇异之处,而和后世欧体高手临帖作品一较,机括尽现。首竖的偏左,第三横的偏右,居中两点的宽间距,“口”的偏左,“又”的两画交接位置,“土”中竖右靠且左倾,全是机括所在。开启这些机括的,是一把叫做“重心”的钥匙。

李琪本《九成宫》翻墨本↓2_副本

清代姚孟起的临《九成宫》,笔画很精美,但是笔画组合太简单了,只剩平正,不见机括。普通高手和绝顶高手的实力差距,就是这么大!

清代姚孟起临《九成宫》翻墨本↓

3_副本

当代欧体名家田英章临《九成宫》,一如姚孟起的平正↓4_副本

当代欧体名家卢中南临《九成宫》,和原帖比笔画偏肉感,位置不到位,仍然没读懂原帖,“又”写法全变了,原帖的“又”是有巧妙变化的↓5_副本

青年书家范琛临《九成宫》,笔画偏骨感,几处重要机括不到位,左重右轻,反而不稳了,卢中南的临字和原作比不到位,但他将“又”笔画写粗,平衡了重心,实临中夹带了自己的结字规则。

6_副本

颜真卿早年学欧楷,《郭虚己墓志铭》里就有浓重的欧味。《祭侄文稿》里的许多字也体现了欧阳询的造险规则。

《祭侄文稿》↓7_副本

“真”字横画的左翘↓8_副本

“次”两点水的下沉9_副本

10_副本

11_副本

12_副本

左侧是《祭侄文稿》的“念”字,右侧是《仲尼梦奠帖》“念”字↓13_副本

14_副本

颜真卿的造险险得隐秘,是不动声色的险,老米的造险可就有点赤裸裸的,有一种“字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苕溪诗帖》的险字↓15_副本

16_副本

17_副本

18_副本

19_副本

20_副本

21_副本

22_副本

黄庭坚的造险水平也牛,不过相比老米还是偏中和一点。“阁”字“各”的口向左错位,这是欧阳询《九成宫》的手法。

左边是《松风阁帖》的“阁”字,右侧是《九成宫》的“阁”字↓23_副本

左侧是《松风阁帖》的“平”字,右侧是欧阳询《虞恭公温彦博碑》的“平”字,横画的高低处理不同↓24_副本

《松风阁》“筑”字和《九成宫》“架”字,同用错位技法↓25_副本

结论:

1,实临最容易暴露书者的读帖程度。

2,实临很重要,出功夫要靠实临。不实临,不知道真高手是什么水平。

3,拿近现代、当代的书法高手去衡量欧颜、老米黄庭坚等宗师级别的高手,可以感觉两者差距很大,但不是不可及。一旦我们克服了眼力和识见的差距,凭借如今发达的真迹复制技术,当代完全可以出现不输给古人的书法绝顶高手。

4,《九成宫》绝不适合初学,其字重心变化在微处,内涵太深,多数人只能学到平正的欧体,学不到险绝的欧味。与其花费数年数十年的纯功,只得到平正的欧,还不如直接从平正的书学开始,入门更易,收效更快。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