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褙,古代又称作「装池」,是中国用来美化和保护书画的一项专门技艺~

立轴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中称“画心”(一名“画身”,又名“蕊子”),上称“天头”,下称“地脚”)上下又有“隔水”。装裱尺寸有大有小,四尺以上的画幅,称“大轴”,俗称“中堂”,特大者称“大堂”或“大中堂”、三尺以下的画幅称“立轴”。有三色、两色、一色三种绫(或色纸)裱。也有绢裱的。上装天杆,下装轴。有的天头贴“惊燕带”(一名“绶带”),此种格式盛行于北宋宣和时,后从之。初“惊燕带”不贴实,能飘动,后贴实,纯为装钸。“画心”上下端可加镶锦条,称“锦眉”,亦称“锦牙”。

在装裱好的的书画作品上,上下个安一个木轴,这样悬挂起来平展,便于欣赏;卷起来便于存放,这就叫立轴。立轴是中国传统书画中最常见的装裱形式。

1_副本_副本

刺配镶料就是用已托好的花绫、狄绢、花纸,根据画面的大小,颜色的选择进行刺配。
先刺配天头、地头,一般比率是6:4,天头是6,地头为4。
刺配边幅,边幅为5厘米、8厘米、10厘米、13厘米不等,要根据画心的大小刺配。如是对联5厘米即可,条幅8至10厘米,中堂要刺配13厘米边幅。如果边幅太窄,画幅看上去不美观大方,在这方面不要为了省料而影响画的质量,这会得不偿失。整个裱幅的长短、大小也是要根据画心大小来刺配,一般长短为6.5至7.5尺为宜,或根据屋层的高低来决定裱幅的长短。

镶料颜色是为陪衬画心的,有时裱画师需要为它配色。颜色丰富的画心可以配淡雅一些的白色、米色、淡棕色。画心素净的可配深一些的棕色、普蓝色、灰色等。有些刺料没有理想的色彩,裱画师要用白色狄绢或夹纸根据所需要的颜色,进行烘染刺配。

手卷

国画装裱中横幅的一种体式。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度特点为“长,故又称“长卷”。如宋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用一匹整绢画成,长达一百多厘米。又因手卷为横幅,所以也称“横卷”。在卷轴画中,手卷的装裱工艺质量要求较高。各时代的手卷形制不尽相同,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主要由“天头”、“引首”、“画心”、“尾纸”等四部分组成。除引首用宋锦或绢裱成外,其色都是用洁白的宣纸。

手卷就是把书画装裱成卷子,即书画横幅之长者,不适合悬挂,只可舒卷。卷子有大有小,手卷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适于保管、延长书画的寿命。

2_副本

手卷的结构比较复杂,(自左向右)其排列顺序为“天头”、“副隔水”、 “正隔水”、“引首”、“正隔水”、“画心”、“正隔水”至“拖尾” 裱成。“天头”是用以装饰和保护画心的,—服用深色绫绢料镶成。“引首”是用来题写手卷名称的,过去—般用冷金笺,现在改用染色仿古笺纸镶成。“拖尾”选用有旧气的宣纸接成,是留给鉴赏者用来题词的,另一个作用是加大手卷的轴心圆周,所以,至少要长达二丈左右,一般要用三张宣纸托好后裁开粘连而成。因为轴心粗大,画心卷起弯度增大。这样就能有利于保护画心。为了使天头、引首、拖尾与画心分清眉目,不致紧接而又增加美观,又需要有一相隔的镶条,这就是 “副隔水”和“正隔水”,一般用淡色绫绢料镶成,但也要有深浅之分,方不致单调。这就是手卷的大致装潢方式。

包首:『包首』是指手卷在卷合后包在外面防止磨损的部分,具有装饰及保护的作用。包首部分通常用宋锦,这种锦缎特点是色彩丰富,一般是在五种颜色以上,使手卷的外观显得富丽堂皇,色彩丰富却不杂乱。做包首用的宋锦要选择图案花纹比较大,圆形图案的直径大约在三厘米左右,整体颜色偏重。

包首的宽度要根据手卷的粗细确定,只要包过来后重合一厘米就可以,不必太多;高度与手卷高度完全相等,不可以少于手卷的高度。

3_副本

别子:『别子』是指用来别住手卷开口的裱画材料。在手卷天杆的顶端,即在『天头』和『包首』的衔接处缝有一条丝带,丝带末端有枚精巧的玉制或骨制的『别子』。标准『别子』的正反两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别子有一长一短回曲,不同于古书和印泥盒用的单一直型『别子』。古代手卷所用别子常常根据根据所用材料分别称为『玉别子』或『骨别子』。

4_副本玉别子

5_副本骨别子

6_副本木别子

7_副本

丝带:『丝带』又称『八宝带』,是用来缠缚手卷的织有图案的锦带。『丝带』的长度要根据手卷的粗细确定,缠缚两圈后,『别子』恰好在『上杆』左侧一寸的位置,不要使『别子』在手卷的底部,影响手卷平放时不稳。

早在纪元前三世纪的战国时代,即已略具卷轴形式的雏型,但装池技术真正发展纯熟,则必须晚至唐朝以后。北宋晚期,宫廷裡甚至设置专司裱褙的机构,并订定书画装裱规格,影响所及,到明、清两代,犹持续被沿用。

手卷的装裱中,包首一般选用缂丝或宋锦。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清内府所藏历代法帖的装裱,无不精美绝伦,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8_副本

9_副本

10_副本

11_副本

12_副本

13_副本

14_副本

15_副本

16_副本

17_副本

18_副本

19_副本

20_副本

21_副本

23_副本

24_副本

25_副本

26_副本

27_副本

28_副本

29_副本

30_副本

31_副本以上为二玄社复制品书影,仿原件题签,包首

书画作品的装裱,是不可或缺的传统工艺。就总体装裱水平而言,当代中国已远远落后于日本。当日本人还在坚持复杂的三色裱和考究的轴片骨别时,我们的装裱师很多竟只知道一色裱。国内甚至无法买到合用的装裱材料,精美的骨别,轴片,只有日本才有,令人深感痛心,希望随着民用手工业的进步,可以慢慢变好。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