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大草《古人诗》,35cm×232cm,2017
丨篆书对联《夜静雨余》,26cmx275cm,2016
丨《古人诗》,30CM×70CM,2016
丨大草《李白诗》,124cm×246cm,2015
观展团:“作品中的点横组合,
浓淡搭配是有意为之的吗?”
自然生发是书法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审美要求与书写法则,通俗说就象与人打交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东山唱东山的歌,到西山唱西山的歌,没有固定套路。并不是刻意。笔法要娴熟,铺、绞、裹、擦、点厾…要自由、熟练地再现,随性而出,什么样的笔法能再现怎样的点画外形要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还要合理、灵活应用二元对立法则,长短、粗细、浓淡、聚散、虚实…应该熟练应用。当然,应用这种对立法则的具体应用应根据文字的内容而定,有没有给你展现其中对立统一而进行组合的机会,没有给你机会你就不能故意为之,而是由内容的具体性而随性应用,不拘一格,突发奇想。
观展团:“写这幅作品时
有没有先打个底稿?”
怎么能有底稿呢?最高境界的作品都是没有底稿的,最精彩的人生也是没有底稿的!不能设计!书法作品不是工笔画,《兰亭序》、《祭侄稿》、《寒食诗》是没有底稿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自然生发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对字法的了解、纸张大小的把控等,你要心中有数,有底稿的总是有设计的嫌疑。
观展团:“创作时如何根据纸张大小
改变布局?”
这就像打仗一样的,战役怎么打,高山大川等地形地貌怎样,部队驻扎在哪里,敌方兵马在哪里,双方的优劣在哪,心中要有数。一张纸,假如写到最后写不下了,就是没有完成任务,按军法论处,就得推出帐外斩首。反过来也一样,内容写完了纸上还留出了很多空档,也不可以。这从职业高度来讲,这个饭(从事书法)就不是你吃的!有学生问我,老师,多余的纸我可不可以裁掉?我认为不允许,比如打仗的时候,这种情况也是没有完成任务,同样要枪毙的。明确了内容,字写多大,落款在哪里,心中要有数。正如古人所讲,临阵决计,务在必胜,稍有疏忽,满盘皆输。这需要经过不断地锤练,假如说经常写字写到这里,总是写不下了或者留白很多,那就得告诫自己,赶快改行,别再写字了。
观展团:“应该如何训练呢?”
一开始就写八尺整张肯定是要失败的。我一开始会写一个四尺对开的,技术上整体的驾驭能力得到巩固以后再进一步扩展成四尺整张,技术成熟后再把它扩展成六尺整张,然后再到八尺整张,循序渐进。有的人只能写四尺整张,那说明他的控制能力,领导能力,驾驭能力,运筹能力还不够。艺术创作追求运筹帷幄,怎么运筹驾驭来完成你的使命?大草书作品尺幅越大,对功力的要求就越强,所以我也是不断地在进行扩编。这好比带兵打仗,有的人只能带一个连,有的能带一个师,有的能带一个军,更有的能带大兵团作战。但这是经过不断的实战经验积累的结果。
丨草书《论书》,28cmx140cm,2014
丨行草《吟泽州诗》,30cmx179cm,2016
观展团:“这件作品的风格
和其他的不太一样”
什么叫风格?是指手法上的规律性么?还是其他?从古人作品来看,即便是一个人的作品,往往每件风格也不同,即便是颜真卿的楷书也是各个不同。就像太阳每天都升起,每天都是不一样,就像一年还有四季变化,就像我们今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人,但每个人的长相、姿态,各不相同。写书法也是同理,每张作品都不能一样。所以这次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我力求让人找不到相同感觉,这就是我的创作理念。力求把我所有的想法,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一张作品表现一种想法。虽然笔法技术是不能改变的,但组合是可以应时而动 ,由此,通过字形的变化、字的组合,墨色变化等等来获得区别。
丨展厅中的丈二四条屏
这两件都是草书作品,但两件作品表达了不同的情绪。一件全是简约,简到不能再简,另一件则不同,表现纠缠,点线组合。我一直在尝试,如何在小幅作品里表现大草书,既要把大草书的感觉写出来,还要把丰富性写出来,还要组成一个我心中想表现的大草书,并在创作中随性表达出来。所以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会发现,创作时我用的纸张也有区别,一个纸面比较光,一个纸面比较毛,纸张的选择不同,表现手法也不一样。比如纸面较毛,我可以很容易表达飞白、苍茫的感觉。这两幅作品在纸张的区别和应用上,也是我这一次尝试的。
丨展厅中的丈二四条屏
另外,也要注意你的身体和情绪,它们与你的作品质量都有关系。比如说一个士兵生病了,体质虚弱,拿了长枪大刀上战场,肯定是要败仗的。所以要养兵千日,而不是有得写没得写,天天在写,那是要消耗生命的。在该爆发的时候不爆发,也是对身体有害的,在怒气、怨恨、兴奋、无聊等之类的情绪下,正好书写大草书,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所以我往往一个月里只会写一、二次大草书,而且只写半天就不写了,一方面字也写好了,把身体也调理好了。
丨东破《论书》,小草,33CM×60CM,2012
丨展厅中的杜工部诗二首
丨中楷《黄庭经》,30cmx350cm,2016
丨小楷《道德经》,30cmx350cm,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