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墨池&中国书法网 全国中青年书家30人提名展】

之刘智廷篇

刘智廷

刘智廷,男,字明君、一名铭君,别号晋山、狂僧弟子、右军门下。室称超然山庄等。1954年重阳节生,师从李双阳先生学习草书楷书四年,山西临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县 书协主席。临县超然书院院长。吕梁市第一、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

▍获奖情况

2002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大赛,山西省 “一等奖”

2003入展山西省第一届青年书法作品展暨全国青年书法家邀请展

2004入展山西省第六届书法篆刻展

2006入展“金海湾杯”山西省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2006入展山西省首届书法小品展

2006山西省第二届“农行杯”中青年书法大赛 “提名奖”

2006入展西泠印社首届手卷展

2008山西省第六届“华能集团腾飞”杯临摹大赛, “三等奖”

2009入选庆祝五台山申遗成功中国千名书家写经书法大展暨中国写经书法文化论坛五台山千名神尼诵经开光被五台山藏经阁永久收藏

2008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三等奖”

2009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展“获奖”

2012入展西泠印社举办百年西泠诗书画印大展

2012年山西省第十届“凯嘉杯”临摹大赛 ,“三等奖” 。

2012年“瘗鹤铭”全国书法大赛;“入围”(中书协举办)

2013作品入展《山西省第三届书法精品展》

2013年全国首届农行杯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中书协举办)

2013年全国首届楷书展;“入展”(中书协举办)

2013年全国第三届草书展。“入展”(中书协举办)

▍社会荣誉

2015被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评为研究员

2015被中国书画报全国500强活动评为100强

辞条作品入编多种大型书法名人词典书法集


 刘智廷书法坚守的意义

文 丨 白景峰

2013年,刘智廷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首届楷书展”“第三届草书展”,并在“农行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中获奖。尽管这放在全国不算什么,但在山西,尤其是在吕梁,算一件大事。记得前两年,赵社英君还向我提及此事,对刘智廷取得的成绩表示欣慰。

我与刘智廷是同乡。十几年前,我还在家乡,与刘智廷隔三差五总要见面,谈论书法,交流体会。家乡临县是山西最大的经济贫困县,也是文化贫困大县,当年这里学书法能坚持临帖的没几人,当然真正懂书法的专业书家更少,刘智廷就算是这少数几个人之一。

11

刘智廷是54年生人,我不知道他究竟何时开始练字,但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步入正途。1989年,他与家乡同属马的高廷峰、杜增玉一同参加中国书画函大培训。三年后,这“三马”均成绩斐然,“三马”由此享誉吕梁书坛。后来,我在刘智廷家里看到他函大毕业时的一件作品,实临孙过庭《书谱》,形神兼备,令人惊讶,当时导师吴未淳老先生打了98分,作品并被评为函大毕业生优秀作品。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刘智廷在省城又拜访了不少老师,还又参加不少培训班,如中国书协在青岛的中青展培训等,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在颜鲁公《祭侄稿》、黄山谷《李白忆旧游诗》、魏碑《张黑女墓志》等,均下了过人的功夫,能轻松以这些经典风格创作作品,让人印象深刻。

9A

2000年后,笔者离开家乡赴京,虽与他联系少起来,但是每次春节回去,总要与他和家乡的书友一聚,也能了解到他的一些学书情况,知道他报名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跟了几位导师,又扎实学了十年。2014年后,笔者开通了微信,又与刘智廷联系多了起来,也终于看到他入选国展、加入中书协后的水平。

他的小行草,取法二王手札,笔法纯熟,气息清雅;楷书,以褚遂良《阴符经》《雁塔圣教序》为主调,笔锋多变,线质坚挺;条屏大草,纵横开合,枯湿相见,自然率性,有怀素、黄山谷草书气象。一些拟展览作品在浓墨的巨幅草书、或楷书条屏中,用朱色的小行草、小楷书加边款注释,既展示了丰富的视觉形式,也表现了书家能驾驭多种书体的实力。我暗暗一喜,这不就是国展中比较流行的创作范式吗?他的作品入选国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10

从1989年算起,直到2013年他的作品入选中书协国展,用了整整24年。这是刘智廷老老实实地废“万刀纸”、苦心临帖的24年;是他行万里路、拜访名家的24年。于右任先生曾有诗云,“朝写石门铭,暮临二十品。竟夜集诗联,不知泪湿枕”。刘智廷的学书道路已不是朝朝暮暮的辛苦,而是”咬定青山志如磐,寒暑易节不知年”的倾心投入和忘我坚守。

中国书协会员,尽管不是衡量当代书法爱好者水平的唯一水准。但是,在中国大地上,“千军万马”书法队伍向此冲刺,它依然是评判成功的重要标准。中国3000多个县,13亿人口,目前中国书协会员有15000人,尽管每一个县可以平均5名“会员”,但实际上,多数“会员”集中在大城市或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的一些县市,中西部相当比例的县至今仍出不了一个“会员”。

7A

因此,出一个“中国书协会员”,至今依然是这些县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大事。正是从这一点上,笔者更愿将刘智廷看作是中西部数百万基层书法爱好者追梦的成功个案,他成功的意义,需要更多的爱好者去思考、借鉴。

刘智廷已是一个成功者,因为凭这个中书协会员,在家乡,他可以以“家”来自居。然而,放在三晋乃至全国舞台,这个“家”又是如此之多、如此“平常”。生命有尽,书艺无尽,我希望,未来,刘智廷继续坚守他过去 “24年”精神,再拼一个“24年”,让目前这个“平常的家”,成为三晋的 “名家”,乃至更大的“家”。对此,我在期待着。

(白景峰,中国书协理事)

2017041706181285901

“书如其人”

——刘智廷其人其书

文 丨 张利国

三年前,我在节假日时间回老家,和乡贤刘智廷先生一起叙旧,欣闻先生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当选山西省临县书法家协会主席。近几年,临县书坛在刘先生的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书法文化活动,为临县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步入先生创办的“超然书院”,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看到先生的书法方知“书如其人”。“超然”一词源于老子《道德经》:“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意思是,外界的景观虽然繁华,但要超然独处。可知刘智廷先生有道家“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不为外界的名利所迷惑,一心求学,终身问道。

12

在和刘先生深入探讨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被其高尚的人格修养和纯正的书学修养所感动。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为人低调,谦虚豁达,勤于读书,精于临池,对真草隶篆行五体深谙其法。他不但对技法孜孜以求,而且注重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最终书道俱佳,人书俱老。

著名国学大师、北大哲学系教授、我的师公楼宇烈先生曾提出艺与道的关系,即“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我的理解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艺术实践中,人类通过对艺术规律的把握,体悟其中之“道”,然后通过“道”更好地践行艺术,从而完善自己,实现自我精神的提升,达到“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境界。

13

书法作品既是书法家的创作产物,更是书法家精神气格的对象化。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中国艺术不仅在心情娱乐上,更是在德性修养上。艺术价值之判定,不在其向外之所获得,而在其内心修养之深厚。足见内在修养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书法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是人格修养的提升,人格修养与书法艺术相统一,才能真正做到“书如其人”。刘智廷先生正是“书如其人”的典型代表,他不但做到了道家的“超然”“空灵”,而且做到了儒家的“文质彬彬”。

14

中华文化历来是修身文化,历来强调反求诸己,管住自己、管好自己,做一个君子。书法艺术不但要从外在的技法上下功夫,更要从内在的心性、情性、人品、学识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所说,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在为国家、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刘智廷先生恰恰做到了德艺双馨,他是乡贤中的佼佼者与引领者,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他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开创临县书坛的新局面!

(张利国,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704170644576955

1

2

3

5

6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