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等目菩萨经中卷》 卷首

公元766年(天平神护二年)10月,时职任正四位下的女官吉备由利为报国家之恩,发愿抄写《等目菩萨经》。从这部7402字的经文上看,书写者笔触刚正利落,大气洒脱,个性极为突出,卷末题有“天平神护二年十月八日正四位下吉备朝臣由利奉为天朝奉写一切经律论疏集传等一部”。

尾题这位“吉备由利”,虽出身世家,但历史记载不多,连生年也难以确认。仅有的资料证明,她是奈良时期著名女官之一,曾受过严格的家族教育,深谙大唐文化。在宫廷内曾任典藏之职,是为称德天皇的亲信。抄写本经时,职位列正四位下,而其终生的最高职位是“从三位·尚蔵”,为藏司的首席女官。

22

 

▲日本唐风古装剧《大佛开眼》中的吉备由利

在吉备由利写下《等目菩萨经》的同月,吉备家族的另一位朝廷重臣吉备真备也升任右大臣(正二位)之职,开启了其政治生涯走向巅峰之旅。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即是吉备由利的父亲吉备真备(一说由利是吉备真备的末位妹妹)。虽然时间模糊了这对血亲的具体关联,我们却仍能够通过他们对于唐文化的继承,看到吉备家族对于大唐文化的热爱与崇敬。


吉备真备  

吉备真备【695年 –  775年】,两次作为遣唐使入唐学习,期间“留学受业,研览经史,骇涉众艺”,在大唐20年之久,对经、史、兵法、律法、教育、天文、历法、音乐、礼仪、建筑等方面均苦心研学。回国后广泛传播并践行大唐的先进文化,可称为杰出的学者、军事家、政治家。

23

▲西安市唐国子监遗址 吉备真备纪念碑

虽历史上记载较少,吉备真备确与阿倍仲麻吕、鉴真、空海等一样,同为中日文化的重要使者。而其精心著述的《私教类聚》,作为“家训”在家族传续,因而吉备家族的后人们对于大唐文化,绝不仅仅是简单通晓,却皆是深刻继承。


奈良时代写经  

日本写经史的最辉煌时期,应是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94)。此时中国为盛唐时期,日本因积极学习唐文化,从而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政治集权,经济、文化也盛象空前。

24

▲玄昉之墓(福冈县太宰府市)

公元717年,日本留学僧玄昉随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吉备真备为此次遣唐使团的正使),734年留学近18载归国。此时的日本王室将佛教视作“镇护国家之要法”,有意大兴佛事;而留学僧玄昉从中国携带大量佛像及五千多卷大藏经回国传播,由此二者为因,促进了日本国内书写大藏经的流行。因此奈良时代到平安中期也被公认为日本重要的写本时代。这期间的写经数量较大、书风高古。

25

▲日本奈良西大寺 四王堂

如今日本各寺院所保存的大量古写经可以说与这一书写事业是分不开的,据《西大寺资材流记帐》记载,当初西大寺的四王堂中收藏有大藏经5282卷,这些经卷现分藏于西大寺及石山寺等处。

吉备由利写《等目菩萨经》,也是奈良时代末期的事,加之吉备家族熟谙大唐文化,故该经也应算是日本写经的重要史料。

  赏   析  

26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题记

重要文化財

1卷

(等目菩萨经中卷(吉备由利愿经)之一)

纸本墨书

27.0×999.0

奈良时代 天平神护2年(766)

反町英作氏捐赠

东京国立博物馆B-3300

本经为吉备真备当任右大臣之时,其子由利为报国家之恩而发愿所抄写的大藏经之一。卷末写有“天平神护二年十月八日正四位下吉备朝臣由利”。

(以上资料自东京国立博物馆)

该经卷用纸为楮皮染黄纸,有乌丝栏。字迹大气洒脱,是奈良时代后期具有代表性的佛经手抄本。

27

▲东京国立博物馆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西晋竺法护译。亦称《普贤菩萨定意经》、《佛説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法华经》中某一品或一部分单独传译于中国的为数不少,而《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相当于唐译版《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之十定品。其中记载了等目菩萨向佛问普贤菩萨三昧所修的妙行,普贤菩萨才以神力出现,向众广说十大种三昧的高深法门的故事。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局部赏析  

 

44

45

46

47

48

49

50


52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