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以及微信取代了纸和笔,纸质书信几乎绝迹,名人书信更成为“时不再来”的稀缺资源。不过,透过一封封名人书信我们可以读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著名诗人苏东坡的手札更是如此,比如今天要介绍的《一夜帖》

有趣的是

此帖缘于苏东坡托人说情

IMG_4035

苏东坡

IMG_4036

苏轼《一夜帖》,又名《致季常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帖》是苏东坡谪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

陈季常是苏轼老长官陈希亮的儿子,喜谈佛法,晚年隐居在黄州、光州之间,因为与当时谪居在黄州的苏轼时有往来,便成了好友。成语“河东狮吼”的典故即出自陈季常和其妻子柳月娥的事迹。苏东坡还曾给陈季常写了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

微信图片_20170427100803

苏轼《一夜帖》局部

释文: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纔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黄居寀,字伯鸾,成都人,五代十国时著名的画家,擅绘花竹禽鸟。写这封信的缘由是两人的共同朋友王君,向苏东坡借其所藏的黄居寀所画的龙欣赏,东坡答应了。后来想起半月前这幅画由曹光州借去描摹了。他怕王君误会其吝啬,所以修书托好友陈季常向王君解释,并承诺曹光州一旦归还,马上给王君送去。并送一饼茶给王君表示歉意。

从这封信里可看出苏东坡的大度达观,以及对待朋友的真诚人情。也可看出他被朝廷贬到黄州后仍然交友很广,已然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文化圈。

IMG_4038

苏轼《一夜帖》局部

这幅作品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丰腴多肉,且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於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字体型态等也随之改变,相当具有变化的趣味。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谪居于黄州的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这幅作品即是他在这段时间所作的行书精品之一,作品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


 5月22日 19:00

墨池学院导师 武盼龙

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牍——

苏轼尺牍行书研修课

详情如下

武盼龙海报

♦第一节1元试听♦

【报名方式】

扫码直接进入墨池公众号获取报名链接

{墨池学院 还有覆盖 真草篆隶行60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