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查看视频
![fgggg]()
本期墨池直播 盛世名家访谈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 管峻老师,管峻老师也是第一次参加访谈直播。本期直播主题“人生楷则”。
![0]()
主持人:什么机缘“管体”选入北大方正字库?
管老师:六七年前,我对网络,字库不是很了解,当时因为太忙就拒绝了,而且在电脑里总感觉像美术字,这件事情就搁下了。一年以后,我的好朋友姜昆先生到我家里看到很多册页手卷之类的楷书,也建议我的字上方正字库。后来与北大方正取得联系,大概有一万多字,只要现有的文字都要写,前后大概花了半年多时间,再加调整,就算写完了。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写的也不是十分满意,因为是A4纸,并不太好写,而且要求非常规范,加上修的非常圆滑,笔触的感觉也没有了。
主持人: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姊妹也多,家里都是您做菜吗?
管老师:那个时候谈不上做菜,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老家乡下能保证一天三顿饭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那时候饭都很难吃上,做饭也是非常简单的,这样呢,一边做饭,一边喂猪,空闲时间就可以练书法了,可能比参加农活相比练书法的时间要多一些。
![3]()
主持人:给您艺术生涯动力最大的人是谁?
管老师:因为从我这么多年下来,其实最大的动力还是自己。我认为无论什么人从事什么职业,真正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最重要的因素一定还是自己。外面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其他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当然在成长学习当中,遇到一些好的老师、领导、朋友,这些因素也很重要,要把这些因素转化到你身上成为一种动力。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老师、领导,在我当时写字还不太上规矩的时候,在我的启蒙老师李敦甫先生的引导下,才开始临帖,那时候才知道有颜体、有柳体,他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到苏州当兵以后,瓦翁先生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是非常有名的书法家,老先生人特别好,学问也特别高,还有一个国画老师,是苏州的张新稼先生,这两个老师对我书法、绘画的进一步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IMG_3690]()
主持人:每天坚持练字时间有多少?
管老师:我认为要做好一件事情,时间是一定要保证的,而且你花很多时间,不一定能把一件事情做好,所以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花很多时间,实事求是讲,我还是属于比较用功的人,从小到现在都是这样,而且我知道书法和绘画的时间是要堆积起来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几乎都没浪费过时间。有的很多人也很好奇问我,书法绘画都学,而且书法真草隶篆、大字小字、不同风格都写,绘画也是这样,这个确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实很多人写一种字体,写到一定程度就不会进步了,还有可能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就需要有其他的新鲜的东西来补充。如果写字写到“结壳”,就是书法当中的“癌症”,这种情况就很难办,所以就需要你用其他东西来丰富自己。
主持人:您觉得自己写的最好的书体是什么?
管老师:其实大家感觉对我的楷书比较认可,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最好的字体最好的风格还没有定下来,但是在我的发展中,楷书应该比较重要。我也看到很多老先生他们岁数大了,想写楷书写不了,因为我在楷书上确实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包括现在的年龄,现在的精力都比较充沛,允许我在楷书上花大量的时间。因为写楷书不仅要身体好,眼睛好,功力也要到,所以这几个因素有一个不够就很难写好,相反这几个因素都具备了,每天笔底下那些漂亮的笔画出来的时候,自己心里边也是很开心的。都说写楷书缺少情绪,但是我觉得真正有情绪的楷书才是一种,比如说今天没人干扰我,没有其他事情相约,那我可能就在家一整天都写楷书,动都不想动,相反如果写草书一天下来就可能很累。
![IMG_3689]()
主持人:打篮球对您写书法有影响吗?
管老师:影响非常大,我认为无论你是做什么,除了本专业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兴趣在支撑你。但是这种爱好非常好,还可以锻炼身体。比如打篮球跟书法联系在一起,三分球就像是楷书的结构,因为要精准,道理也是一样的,精准的程度也是一样的。打篮球可以说对我调节写字画画的兴趣,提高精神状态特别有好处。
主持人:军旅生活对艺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管老师:军旅生活也是我的人生的重要经历,小时候在家条件比较艰苦,当时考大学肯定不行,当兵是最好的选择了,但是又不甘于在家里劳动,当时想出来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出来,也有很多机会,不过都没把握住,现在回过头来想,好多机会没把握住,倒成全了我。当兵以后,还是在一个人杰地灵、文人荟萃的苏州,部队领导又很重视我,然后很顺利的从部队考到南艺。在部队自己也很努力,在苏州也跟地方的艺术界很快就融入到一起了。
每一个人成功有很多途径,有的人可能没有上过学,没有上过这个专业,也能成为一代大家。关键还是在于自己。
![IMG_3693]()
主持人:楷书风格是如何形成乃至发展到现在的“管体”?
管老师:我是几乎每一个朝代每一个风格的楷书都写,从最秀气到最稚拙的,只有全部经历过,才知道哪些东西最适合你,因为你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写完所有的经典。现在也不能说我写的就是最好的,但是至少现在的风格最适合我,如果这一点搞不明白,可能就会失去很多。
楷书的学习我是从第一个启蒙老师开始,就一直没间断过。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开始并不重要,尤其对写不好楷书就写不了其他的这种观点,我是持不同意见的。
首先我是从草书开始写,而且是从毛主席的草书开始学习,因为那时候看不到其他的字体,那段时间也为我打下了非常好的良好的兴趣。因为有了这个兴趣,才能够使我后来再去追求楷书、隶书、篆书。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但里面的变化是千差万别的,楷书的线条跟隶书、篆书、草书的线条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谈结构那就更不一样了。
我认为还是要坚持传统,只有传统这棵大树,才能让你开出更美、更艳的鲜花出来。
![IMG_3694]()
主持人:对中国书法院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吗?
管老师:这个题目比较大,现在从国家到地方,各层各界都在努力,如何能让中国书法更加辉煌,在古代其实是没有这些组织的,现在上升到国家行为,还有那么多专业机构、院校,现在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很幸运中国书法一直在蒸蒸日上,中国书法院作为非常重要的艺术机构,我们共同努力把书法共同做好,我也是从我做起,能够为中国书法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网友:楷书和草书的训练没有必然的关系,那篆隶的训练是否和楷书的关系更为密切?
管老师:刚才讲的是把每一个字体都理解成线条的艺术,他们的训练方法是不一样的,不能用楷书的线条去写隶书、写篆书,楷书和行书是比较靠近的,当然,要想写好不同的字体都要进行不同的训练,并不是把楷书写好就能写好行书,尤其隶书和楷书的用笔变化还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专门去训练。很多学习书法的人,可能只写过楷书,我倒是建议可以去接触一些其他的书体,但是一定要找一个范本依靠上去,很认真的临。如果有很好的楷书基础,再去临篆书隶书,就可能比较容易。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