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抱歉,这题目是盗版一痴先生《书法网》供香港《书谱》杂志第93期稿的题目,今天看来,这题目还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在2016年11月5日发表一篇《陈振濂:西泠印社守不住了?!》谈到了西泠印社入会的一些疑问,当时拙文讨论、转载很多,据说还出现了盗版。对于陈振濂先生我曾经当面很崇拜的和他说:“我是看着您的书长大的。”30年前,陈振濂先生的外号叫:“陈旋风”,基本上在中国的专业刊物都能看到他的书法理论文章,在中国书坛如同“旋风”刮过,30年前记得他还在日本教学,年轻、帅气、大才就是我书法学习中的偶像。以至于前几年当我参加他在浙江良渚举办的《守望西泠》展览的时候,我有了一次追星的感觉,我也追着陈先生要签名,在研讨会上,一口气还给陈先生提了3个难题,就为了能于我心中的偶像零距离接触。

1

但崇拜不能抵消我对这些年陈振濂先生入主西泠印社后出台的一些制度存疑。我想这种存疑是不是因为我对陈先生的崇拜和对西泠印社那种爱之越深责之越切的感觉啊。
今天我在微信看到李平兄《中国篆刻网》发布了一公众号文章《西泠印社入社提名标准(附最新会员名单)》,我一看就有点觉得不爽,没办法虽然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脾气一直没有改变,还是有话肚子里面藏不住,这也就是许多人说的没有城府吧。看了不爽,又要发泄,我就在微信发一微文:“陈振濂先生入主西泠印社做了秘书长先是准备作为中书协团体会员,现在又抛出西泠印社入会标准。开始是低头中书协媚态十足,现在又搞出一个入会高中书协会员资格的标准。结论——学者不适合做行政。

2

微文一发,鞠云停兄就给我普及了一下:“西泠(印社会员)本来就比中书协会员高得多!”补充一下,鞠兄书法篆刻很牛,印象里他是20多岁就海选入了西泠印社,他是中国书法界的年轻有为的艺术家。这话一说,我就喜欢较真了,我就回答:“西泠印社应该是一个精英小团体,事实看看(社员)名单就知道了。许多人在中书协的入展获奖还是比较低级的。这里不是讨论谁(艺术艺术)高谁(艺术水平)低,关键是制度的合理(的问题)。”

3

为什么怎么说了?我觉得2008年陈先生主导西泠印社加入中书协作为团体会员,当时反对声一片,许多书法界同仁觉得一个百年老社团加入一个几十年的新社团有点跌份,也有西泠印社社员觉得一个百年老社社员加入中书协作为团体会员,他们的社员证和省书协会员证平级,这降身份。后来此事无论从外部还是西泠印社内部的反对声音太大,此事不了了之。那现在抛出一个《西泠印社的入会提名标准》那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想加入西泠印社首先要年满40岁,这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大问题:

西泠印社难道还搞年龄歧视,谁告诉你20多岁的艺术家一定就比40岁的人艺术水平低,这逻辑我觉得简直就是逆天了,这也太缺乏公信力了。

可能有人说,入社提名就是要40岁以上的,40岁以下的可以参加海选。这估计就是制定这条规则的潜台词,那既然40岁以下的年轻人要过五关斩六将,40岁为什么不可以了,我不知道这标准是按照青年人的年龄标准来制定的,还是按照领导的主观思想来决定的?按照青年人的标准是13岁—34岁,看了不像。看来看去还是按照领导的意思来定的年龄。看来看去,想入西泠印社提名不到40岁就不要想了,不管你水平如何,达到也不行。哎!这理找谁说啊!

我一微友,祝帅先生跟我微信说他按照这7项提名标准够到了4条,我调侃说:兄歇歇吧,40岁是个坎。

4

陈先生一开始降身份要加入中书协做团体会员,现在又抛出一个高中书协入会资格的提名标准,这究竟是搞得哪一出。尊重事实,尊重人才,吸收人才才是西泠印社目前的主要任务。随意降低或者拔高入会标准那都是无助于西泠印社的发展的和进步。海选会员是陈先生的大手笔,是亮点,这值得赞扬,但还要改进海选入会的透明和公正。

西泠印社入会提名标准中我看了一下,按照这标准不会刻印的也可以入会,这在西泠印社会员名单里也可以找出一些会员来,鞠兄告诉我:“西泠印社兼及诗书画印,并非只有刻印才能入社。”我就觉得一个印社的社员都不会刻印,能叫印社吗?这不是扯淡。鞠兄让我看看西泠印社的立社宗旨,我看了不知道对不对啊:“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这里面要求将西泠印社收藏保存流传金石书画,研究印学,最后才是兼及书画。注意是兼及,不是主要的目标。这里的兼及也不是鞠兄说的诗书画印,就是书画。我还是这句话,印社的社员不会刻印,那就是扯淡!

5

提高入会标准,不一定就能网络全国的书画英才,实事求是公正客观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任何的过分拔高或者降低或多或少都有作秀嫌疑。

6

今天重读了《书谱》杂志的《印学还能否话西泠》,里面犹如算命,谈到了陈振濂先生将来是中书协副主席,谈到鲍做浙江书协主席,谈到了陈先生不适合做行政工作,难道他们是算命的,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建议大家找《书谱》总93期看看,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如此算命准确的文章了。

肚子有点饿了,结束!关机!我崇拜陈振濂先生的学问!

——(作者:汲古斋主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