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实在重要,就像和女朋友第一次会面,感觉好,会与书法有一辈子的姻缘,感觉不好,也许就此擦肩而过

timg_副本

bt

我的体会和分析——“尖圆健齐”所谓四德是没办法在付钱之前验证的,靠目测根本不灵。办法只有一个,不买便宜货。最好不要在店里买,店里加价三五倍很正常,网购值得选择。

我的建议是:入门一开始,选一枝普通的兼毫,千万不能买便宜货;然后,挑选符合你品性的好毛笔。

IMG_2372

首先,看是否达到“尖、齐、圆、健”的要求。

好的毛笔应按照四个原则去进行选择,称之为“笔之四德”

尖:将笔毛理好后仔细观察,笔头要正,不能一边长一边短,锋颖要尖锐。

齐:将笔毛用手压扁后,锋颖齐平而没有长短高低的情况,之后还得转动90度角再次压扁笔毛观察,如果锋颖还是齐平的,就达到要求了。

圆:将笔锋理好后,笔头呈圆锥状,将笔慢慢转动观察,圆锥不变形,不起棱角,不凹进去也不鼓起包,笔毛排列整齐平直,粗细匀称,显得饱满圆润。

健:指笔毛有弹性,用笔时笔毛铺开或压弯后,提起笔后容易收拢恢复原状.选笔时如有可能,还可以蘸清水在手心画圈,顺画几圈再逆画几圈,如果笔毛不开叉,选笔就更有把握了。

IMG_2390(20170323-093940)

其次,选购毛笔时首先应看笔杆.笔杆要直,弯曲的笔杆写起字来很别扭;同时笔杆要,应选取截面为正圆形的饿,截面为椭圆形的笔杆不好转动.其次按“尖,齐,圆,健”这四个条件逐一检查笔头

IMG_2364

新笔使用前应发笔,放在冷水中使笔头的胶水化掉,不要用热水,否则笔毛会弯曲变形。第一次发开4/5,不要将整个笔头都泡在水里,以免笔头脱落。第二次使用时再全部发开。

写字时要勤于理笔,理笔时要将笔躺下顺着笔毛的方向拖,不要一面转动笔杆一面舔墨,不要将笔横擦,逆推,这样都很容易将笔毛拉断。

IMG_2398(20170323-093940)

写完字后要将笔洗干净。不要直接拿到水笼头下冲,很多人以为把外面的笔毛冲得白净就行了,实际上笔心处还有许多墨,过一会又渗出来了。最好用杯子来洗。一杯水洗脏了再换,反复几次,然后将笔放在废纸上拖,如果水迹上不见墨痕,说明笔已洗干净了。

笔洗干净后,将笔毛理顺再挂起来,笔尖朝下,晾干。发开的笔再次使用前,先泡清水,再蘸墨写字,这样使用后容易洗净,可以延长笔的寿命。

bt2

IMG_2386

此次小编为您甄选的这两款毛笔,毛料为东北小原尾中最精华部分,选料比例约百分之五。

此款毛笔为墨池定制毕云扬老师专用款。其工艺为独特精湛,并且纯为狼毫制作,蓄墨下墨丰润,且寿命倍于常规狼毫,可在万字以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不借笔,如行不犹径,因此选对毛笔很关键。

bt23

IMG_2350

IMG_2362

IMG_2356

IMG_2376(20170323-093940)

IMG_2378(20170323-093940)

墨池定制 毕云扬魏晋小楷专用 传统狼毫

材质:笔头传统狼毫少量加健 笔杆传统竹竿

出锋: 2cm  笔杆: 21cm

直径: 0.83cm

价格:70元(原价88元,上新8折

此笔古法制作,笔头胖出锋短,笔锋尖锐灵敏,笔头制作工艺繁杂。
传统狼毫,韧性强,少量加健,少量加健,增加弹性。
适合魏晋小楷的临习创作。

□非常喜欢  □喜欢  □不喜欢

问号

2222

IMG_2392(20170323-093940)

IMG_2400(20170323-093940)

IMG_2394(20170323-093940)

IMG_2408

IMG_2404(20170323-093940)

IMG_2406(20170323-093940)

墨池定制 毕云扬二王行草专用 极品狼毫

材质:笔头辽尾纯狼毫 笔杆湘妃竹天然花

出锋: 2.35cm   笔杆:20cm

直径: 0.75cm

价格:142元(原价178元,上新8折

该笔制作工艺遵循“采取笔头深纳笔腔”方法,
提升吸墨量,又增加其腰劲的同时防止了毛笔吸墨后臃肿而失去弹性。
精选正冬辽东黄鼠狼尾毫,特点是略带金黄色,抚之如缎,
湿水之后,抚之则细腻润滑,聚锋强。
书写不散锋不开叉,笔锋灵敏度高,触纸如锥画沙,
劲健韧性好,是书写二王一路书风,唐楷等写帖利器。

□非常喜欢  □喜欢  □不喜欢

花痴

如果

您喜欢的话

点击链接

即可购买

墨池定制 毕云扬二王行草专用 极品狼毫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笑脸

墨池定制 毕云扬魏晋小楷专用 传统狼毫

商城链接

淘宝链接

▷ 商城客服微信:mochishangcheng

圆头像

畢雲揚

毕云扬号逸楚堂,湖北荆州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创立晴川书社。弘堂书社社员,南吴门书社社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墨池学院特聘导师,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成员,被“书法报”评为全国优秀书法教师。

书从篆隶入手,于峄山、礼器、石门、北碑等均有临习,行草用功于唐宋,上溯《二王手札》、《大观阁帖》,兼习小楷取其静气。以篆隶养笔,得其朴厚、方整。拓而为大,不规规于摹拟,得其风韵,散逸。偶有参展,只为一记,唯有久久为功之日课,为求索经典之上上法。

【作品获奖入展】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湖北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荣获优秀奖(草书最高奖);
全国首届‘乾元杯’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孝行天下·涌桥杯”书法篆刻作品展;
湖北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获优秀奖;
湖北省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
湖北省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湖北省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烽火科技杯”书法篆刻书法作品展;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第五届书法教学成果奖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