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碧波
现居长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惟楚书画院秘书长,张锡良书法讲习所助教,长沙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长沙市芙蓉区书法协会主席,长沙画院特聘书法家,长沙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北京人文大学书法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美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宜兴书法院研究员,首届芙蓉杯全国书法展评委,全国青年书法双年展评委,湖南省书法新人展评委, 2015年被北京水墨基金会提名“湖南十大青年书法家”。
【作品获奖】
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展获最高奖
全国第四届书坛百家精品展获最高奖(书法十杰)
首届普洱茶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大展获最高奖
全国首届草书展获提名奖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全国第九、十、十一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三届草书展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
“洗夫人奖”全国书法展
三苏奖全国书法展
沈延毅奖全国书法展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
“赵孟頫奖”全国书法展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全国第二届楷书展
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展
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
全国名家系统工程千人千作书法展览
全国名家系统工程五百精品展
夏碧波老师
专访
|
老师您平时临习哪些碑帖,这些碑帖对您启发最大的是什么呢?
刚学书法的时候,特别钟爱米芾,所以用攻也最勤,基本上米芾的墨迹都下过苦功,字帖也翻烂了好几本,所以同样的字帖一般买两本备用,后慢慢的展开,二王、苏轼、怀素、王铎等只要出名的历代行草大家都临过,2011年开始攻米芾大字和清朝大家。我认为临摹的第一要领是得笔,能够看懂古人的用笔原理、结构特征、章法布局,缺一不可,特别要在乎自己的理解,这样时间一长,当今书法家的作品中如何提炼古人用笔、加强局部、惯用章法就能够轻易洞穿,为自己所用。
我还是喜欢米芾,其次是二王,米芾的用笔千变万化,从技的角度做到了极致,而且这个宝藏似乎取之不竭。二王是最好的中药,当你写出了格,误入歧途的时候,他能够及时的把你拉回来。但可惜二王没有真迹,勾摹本再好也没有真迹的自然真实,这是我这么多年去全国各大博物馆看历代名家真迹切身感受,字帖也骗人。
现在很多人痴迷于技法的练习,舍掉其他方面的修养,您是怎样看待这种状况的呢?
技是书法的源泉,修养是书法的根本,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节奏太快,时间不够,所以是可以分阶段去做功课的,到了什么山头唱什么歌,修养也跟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不管你看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是无论如何比不上一个五十岁的人具备的品德修养,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注重技是可以理解的。全面修养也不是一天一年迸发的,是长年累月点滴的积累,佛的最高境界是共达彼岸,与大家共勉。
现在很多的线上课堂,请问怎么能抓住线上教学的特点去学习呢?
线上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书法没有距离了,学习书法更加方便快捷,但也有不足,缺乏操作性,毕竟听觉理解有限,视觉理解更强。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认为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效果更加显著,书法不是一个人的智慧,特别是用笔和章法的精要之处,必须要看真实操作方能领会。
近期中书协又有几个大展,对于备展的书友们,老师您能给提一些建议吗?
这个话题很沉重,很多人屡战屡败,有些人屡屡得手,说明针对国展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方向引导意识,现在国展的名额又少,和过独木桥一般,很多朋友为此头疼不已,似乎遥不可及。所以参加国展的经验尤其重要,全国这种培训也多,这是很好的一个事情,十年前我想学都没地方学,周围的人又保守,我也痛苦过。当然,自己水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必须清楚,比如取法、笔法、字法、章法。我到全国各地授课,看到普遍情况是字写的不错,但由于缺乏参赛经验,细节做的不够,比如纸张运用、形式、打印等等。总之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书法对于我来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命运。对于书法我始终虔诚敬重,书法之高深如浩瀚之海,我仅仅学了一点皮毛,也从未感到有理想之说,书法学习是艰难的、痛苦的,我曾经告诉学生:看老师写字时脸上好像很轻松,那是因为我痛苦的太久,麻木而已。现在也一直在做书法教育工作,如果很多年以后,有些人说曾经感恩我对他书法成长的一些帮助,我会倍感欣慰,如果再慷慨一点说:那个夏碧波还写的不错,我就十分感谢了。
【作品欣赏】
![IMG_2044]()
古诗二首 69x139cm
![IMG_2045]()
戴学正题画诗 36x50cm
![IMG_2046]()
黄宾虹题画诗 63x22cm
![IMG_2047]()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9x138cm
![IMG_2048]()
文征明题画诗 36x50cm
![IMG_2049]()
楷书 97x60cm
![IMG_2050]()
戴学正题画诗 36x50cm
![IMG_2051]()
石涛题画诗 30x60cm
![IMG_2052]()
草书 48x180cm